发布时间:2010-04-1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发病原因与主要症状
镰孢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谷物秸秆等都有镰孢菌的自然存在。其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腐生性很强,并具寄生性。当菇房通风不良,覆土过厚过湿,极易引发该病的发生。 主要侵染菇柄,病菇菇柄髓部萎缩变褐。患病的子实体生长变缓,初期软绵呈失水状,菇柄由外向内变褐,最后整菇变褐成为僵菇。
防治方法
关键是要把住培养料发酵和覆土消毒这两个环节,料发酵要彻底均匀,覆土要严格消毒。一旦发病可喷洒硫酸铵和硫酸铜混合液,具体做法是:将硫酸铵与硫酸铜按11:1的比例混合,然后取其混合物,配成0.3%的水溶液喷洒。也可喷洒500倍液的苯来特或托布津。水分管理中注意喷水少量多次,加强通风,防止菇房湿度过高。并注意覆土层不可过厚过湿。
常用药剂: 苯来特 (本信息仅供参考)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