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8-0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利用国内模式再生法工厂化栽培金针菇在各地蓬勃发展。由于是连续规模生产,灭菌不彻底,菌种存在细菌,或接种操作不规范等,都会导致菌袋不同程度感染细菌,污染率高的达30%以上,对金针菇工厂化生产造成较大影响。本文报道的是金针菇不同程度感染细菌对生长发育所造成的影响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
白金针菇FL8903,引自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
1.2 培养基配方
棉籽壳33%,麸皮30%,甘蔗渣33%,玉米粉2.5%,过磷酸钙0.5%,轻质碳酸钙1%,含水量65%。袋料高14.5cm,干料重420g。
1.3 试验方法
于同一天接种,选①未感染细菌的正常袋;②轻度感染袋,菌丝仍能长满菌袋;③重度感染袋,菌丝在子实体采收前仍不能长满菌袋,各200袋。正常袋菌丝满袋时室温降至13~15℃进行袋内催蕾,针尖菇形成后开袋移入6~8℃的出菇房,采用再生出菇管理法。[1]观察测定不同发育阶段所需的时间、长势和产量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细菌对菌丝长速长势的影响
未感染细菌的菌丝长势浓旺,颜色洁白,且满袋时间短;轻度染菌的长势一般,满袋时间延长,重度染菌的菌丝稀疏且难以走透袋底(表1)。
表1 细菌对菌丝长速长势的影响
染菌类别 菌丝长势 菌丝满袋时间/天
① +++ 27
② ++ 31
③ + 采菇结束仍未满袋
注:“+”多表示长势好。
2.2 细菌对催蕾和针尖菇的影响
未染菌的从接种、催蕾到开袋时间较短,针尖菇细而多,占98%;轻度染菌的延迟8天开袋,粗而少的异常针尖菇占13%;重度染菌的开袋时间较长,延迟13天开袋,粗而少的异常金针菇占26%(表2)。
表2 不同染菌程度开袋及针尖菇生长情况
染菌类别 开袋时间/d 正常针尖菇/% 异常针尖菇/%
① 43 98 2
② 51 87 13
③ 56 74 26
2.3 细菌对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从表3可见,开袋到采收,未染菌、轻度染菌及重度染菌基本为20天左右。单袋产量未染菌的菌袋高,达275g;染菌菌袋明显下降,轻度染菌的比其低16.4%,重度染菌的比其低32.7%。未染菌的子实体A级菇占94%,轻度染菌的A级菇占85%,重度染菌的A级菇占73%。
表3 不同染菌程度的子实体生长发育情况
染菌类别 采收时间/d 袋单产/g A级菇/% B级菇/%
① 63 275 94 6
② 72 230 85 15
③ 78 185 73 27
注:A级菇为菌柄长16cm左右,菌盖直径1~1.5cm,全白色;B级菇为子实体不整齐,菌盖大小不均匀,略现黄色。[2]
3 小结
3.1 感染细菌的菌袋菌丝生长变慢、变弱,催蕾、开袋时间延长,且产量降低,对金针菇质量也有一定影响,但基本上能出菇。
3.2 生长周期短及单产高是工厂化栽培金针菇取得效益的关键。感染细菌后对生产有较大影响,在栽培过程中应抓好每一环节,尽量减少细菌污染。
3.3 细菌类别及对金针菇的影响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