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如何准确地诊断食用菌病害

    发布时间:2012-08-1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菇棚病害诊断应考虑的几种因素

      食用菌病害菇棚诊断是一项食用菌综合技能的体现。食用菌的科研人员和食用菌技术推广人员的诊断区别在于前者可以取样返回实验室培养、分离镜检后在下结论。他的诊断率高,防治方案正确,但时间较缓慢,与食用菌大生产要求不太适应。菇棚的诊断则不一样,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初步判断症状的因由范围,即刻给出初步的救治方案,然后再根据实验室分析鉴定修正防治方案。因此,判断是否病、虫、药、寒、热害等症状,应该注意一下程序和因素。

      1、观察

      从局部盖片到子实体整株观察,还要看病症菇体所处菇棚的位置,以及栽培方式、栽培习惯等。看一个菇棚,看到一种症状、一种现象。观察几个乃至数个菇棚则能发现一种规律,这里有自然的也有人为造成的症状。

      2、追询

      菇棚环境状态、连茬情况以及上茬栽培品种、培养料情况、品种类型、理化条件控制情况等。分析一种病症时要考虑菇农的栽培史,调查一下以往的种菇情况。

      3、了解

      摸清菇棚所种品种的特征、特性,包括耐寒、耐热、耐二氧化碳、敏感性等,看其是否适合当地气候、季节栽培。不同地区栽培品种的引进、推广,品种的抗高温性、耐热性及耐寒性也不尽相同,因此栽培模式也有所不同。

      4、收集

      菇农使用菌药的习惯,栽培期使用菌药史,解读所用药剂的包装袋和成分说明,及存放菌药的地方都是调查了解的范围。有些菇农出于预防病害的目的而施药多为几种菌药混入一桶水中,将杀菌剂、杀虫剂、营养药等菌药混用,假、劣菌药充斥其中,几天就喷一次。食用菌生存、生长受到限制。诊断时一定要收集排查菇农使用的药袋子。

      5、天气

      栽培地季节、气候及温度、湿度、自然灾害情况的记录。突发性的病症与气候有直接的关系。如下雪、大雾、连阴天、多雨等在诊断时应该充分考虑到。

      6、取样

      采取病害标本带回实验室分离、分析鉴定。

      菇棚病害诊断应涉及的范围

      在食用菌的生产实践中,往往不同的技术人员对病症的诊断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一种现象也会得出许多结论或救治方法。由于受专业水平限制往往对病症给予单一的解释。在现实中,食用菌复杂的栽培培植、管理、防病用药手段、天气、配料等各种因素构成错综复杂的环境,诊断病症时应考虑如下范围,在诊断中逐步排除。

      首先应诊断种类,是病害?虫害?还是生理性病害?

      1、病害

      食用菌遭受寄生物侵染,使食用菌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到干扰和破坏,从生理机能到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以至外部形态上发生反常表现,最后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常有发病中心,具有传染性,在食用菌上往往呈从点到片、到面逐渐蔓延、扩展。

      a、真菌病害:食用菌遭到病菌寄生侵染,感病部位生有霉状物,菌丝体,并产生病斑的症状。

      b、细菌病害:食用菌感病使组织解体腐烂,溢出菌脓有臭味。

      c、病毒病害:食用菌感病引起菌丝退化、变褐、柔软,无菌丝束,产生各种畸形菇,严重者不能形成子实体,严重时形成无菇区,并有传染扩散现象。

      2、虫害

      有害昆虫如菇蚊、菇螨等啃食,刺吸。咀嚼食用菌引起的食用菌非正常生长和伤害现象。无病原物,有虫体可见。

      3、生理性病害

      受不良生长环境限制及其天气、栽培习惯、管理不当等因素影响食用菌局部或整株或成片发生的异常现象,无虫体,无病原物。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