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8-2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鸡腿菇假单胞杆菌病Pseudomonas agarici,又名黑腐病,在鸡腿菇生产中为害严重,发生普遍,属于细菌性病害。
症状 发病初期鸡腿菇菌盖上形成褐色至黑褐色斑块,随鸡腿菇生长发育,病菌逐步深入菌肉,严重时可导致整个菇盖腐烂,影响鸡腿菇的品质。
病原 假单胞杆菌属于细菌性病害。
发病特点 假单胞杆菌分较广泛,经土壤、管理用水、气流、培养料、害虫等传播,该病菌传播速度较快。在高温季节或反季节栽培中,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1)最好采用两场制栽培,即在固定菇棚内发菌,在简易菇棚内出菇,每栽培一次更换一次场地。用固定大棚栽培时,要在夏季不用时拆去草帘和棚膜进行自然曝晒,并在下批栽培时更换覆土。
(2)加强栽培管理,适时通风透气,保持适当的温湿度,栽培室安装纱窗,并定期施药杀虫。
(3)适当降低覆土层中的含水量,对环境湿度控制在90%以下。特别是在湿度高时禁止向菇体直接喷水,同时防止大棚凝结水或漏雨滴到菇体。
(4)出菇湿度大时可将草木灰和石灰粉按1:1混合后撒在覆土层表面,能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并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5)化学防治 及时将病菇摘除清理出菇房,向病区喷撒克霉灵或漂白粉1:600倍药液;或用100国际单位农用链霉素或5%石灰水上清液,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常用药剂 克霉灵、链霉素。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