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畸形木耳的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13-12-1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一、拳状耳
病状:原基不分化、耳片不生长,球状原基逐渐增大,也称拳耳、球形耳、栽培上称不开片。
病因:1.出耳时通风;2.光线不足;3.温差小,划口过深过大;4.分化期温度过低。
防治措施:划口规范标准;耳床不要过深,草帘不要过厚;分化期加强早晚通风,让太阳斜射光线照射刺激促进分化;合理安排生产季节,早春不过早划口,秋栽不过晚栽培,防止分化期过冷。
二、瘤状耳
病状:耳片着生瘤、疣状物,常伴虫害和流耳现象。
病因:1.高温、高湿、不通风综合作用的结果,虫害和病菌相伴滋生并加重瘤状耳的病情。2.高温、高湿的季节喷施微肥和激素药物也会诱发瘤状耳。
防治措施:季节安排得当,避开高温高湿季节出耳,子实体生长期要注意通风,为抑制病菌与虫害滋生,应多让太阳斜射光线照射耳床,高温时节慎用化学药物喷施。
三、黄白耳
病状:耳片色淡,发黄甚至趋于白色,片薄。
病因:1.光线不足,通风不良;2.采收过晚,耳片成熟过份;3.种性不良。
防治措施:草帘不宜过厚,早晚多通风见光;及时采收,保证质量;生产时选择优质菌种,禁用伪劣菌种或转(袋)管过多的菌种用于生产。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