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 登录
  • 注册
  • 免费咨询热线:4000667771

专题推荐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平菇流黄色液体是什么病菌?怎么治?

发布时间:2018-02-01

  来源:中国百科网

    有可能是细菌性黄菇病,症状为发病初期菇盖表面局部出现淡黄色斑点,斑点周围有粘湿感,在菇盖上形成一层粘膜,并不断向菇体组织内部扩散,菇体失去弹性,稍触碰即会折碎并逐渐枯萎死亡,甚至腐烂,继而菇体发黏萎缩,有粘稠状分泌物,散发出腐臭气味,过几天,遇高温菌袋两头发绿,失去出菇能力。
    预防措施 
    出菇期要控制好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温度过高对一般广温型或低温型菌株生长不利,反而为各种杂菌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度环境;棚内湿度大对平菇的生长有利,同时也适宜于各种杂菌的生长。温度方面:开春后,以降温为主进行管理,尽量控制棚内温度不超过15度,同时清理棚内已不出菇的菌袋,并降低菌墙高度。水分的管理:出菇期做好补水补养分工作。根据菇体的需要以及天气的变化酌情进行喷水,喷水尽量在上午或下午气温较低时进行,同时结合大通风。开春后,要采用细雾喷水,并向棚内地下洒水增湿,尽量不要在菇体上洒水。  
    发病后处理
    一旦发生该病,应立即摘除病菇,清理料面,停止喷水,加大通风。用1%漂白粉对棚内走道、墙壁、棚外四周喷洒1次,并用多菌灵加农用链霉素按1∶500倍稀释液喷洒料面,每天1~2次,连喷4天可控制病情蔓延。细菌性黄菇病虽然可以防治,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即使得到控制,也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了影响。最好提前。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