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世平)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金耳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因此,我国金耳代料栽培技术开始发展,并已取得初步成功,开始在国内多个省份扩大推广,栽培模式逐渐呈多样化发展。同时,在行业、网络自媒体的大力推广宣传下,金耳栽培受到越来越多从业者的青睐,成为了食用菌栽培品种中的潜力新星。这让很多初入行者认为金耳栽培技术简单,回报率较高,使得大部分人在对金耳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就想一蹴而就。 然而,由于金耳自身特殊的生理特性和制种特性,其菌种常有老化或因只生长毛韧革菌而无效化等较典型的情况发生;且金耳栽培对温度、水分、通风的要求较为苛刻,代料栽培金耳在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感染木霉、青霉等杂菌,导致耳基腐烂。同时,金耳栽培中子实体的转色机制尚未研究透彻,正常出耳但转色不充分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金耳的产量及商品性,也阻碍了金耳代料栽培的大规模推广。
光照显著影响金耳子实体的色泽,是金耳高品质栽培的关键环节之一。黑暗条件下,接种后的金耳组织块虽然能正常愈合和生长发育,但颜色保持白色,基本不转色;而只有给予一定强度和时长的散射光或灯光(如白光、蓝光)照射,金耳子实体才能正常转色,且色泽和分化普遍较好。在通风较差的室内或封闭的菌袋内,空气湿度相对较稳定,湿度差小,金耳的呼吸作用、代谢及其生物转化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容易出现生理性病害。
而金耳生产中,每到高温高湿的夏季,特别是在梅雨季节,烂耳过多。一般可使产量减少20-30%,严重时会使整批耳完全绝收。耳穴腐烂后,即不再出耳。对生产危害极大。烂耳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一、场地不适宜
耳场低洼,排水不良,菇房内外环境不卫生,均能导致烂耳的发生。所以应选择通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作耳场,保持培养室及周边环境清洁,否则容易招致病菌及螨类为害。场地使用前用“索霉特”每盒兑水60公斤进行全方位的喷洒消杀处理,可以有效控制霉菌的发生。
二、分泌物积累过多
进入分化阶段后,原基上会分泌大量黄褐色或红褐色水珠,这是正常现象,应注意向地面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加强通风,进一步促进分化,并及时把分泌物倒干,或用焙干的石膏粉吸干。如果让分泌物长期沉积在袋 ( 瓶 )内,会引起原基和金耳的腐烂。
三、管理方法不当
在子实体长到 6-8厘米时,要提高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向空间地面喷水,但不可将水直接喷到袋内耳基上,如果采收后立即喷水也会引起烂耳。
四、光线不足
光线不足也会引起耳基发育慢,不易开展,时间过长,容易烂掉,所以开袋后的种袋要尽量能有阳光照射。光线照射不到的种袋,要经常更换位置或移至露地大棚内排放管理。
五、二氧化碳中毒
金耳是好气性的真菌,若在室内用炭火升温,忽视通风,很容易造成二氧化碳中毒 ,降低金耳生活力,从而导致病菌侵染而烂耳。同时通风不良,容易积聚黄水,耳基无法分化。
六、采收不及时
金耳发育成熟后,不断产生孢子,消耗子实体内的营养物质,使子实体逐渐衰老,如湿度过大,细胞因充水而破裂,造成生理障碍,也能引起烂耳。
害虫的危害: 危害金耳的害虫主要有盥蚊、菇蝇、线虫、瘿蚊等。害虫侵入耳基或培养基内,取食菌丝体,会阻碍金耳正常的生长发育,直接破坏了养分输送功能,并传摇病害, 造成烂耳。因此,在培养期间,要保持环境清洁,栽培室附近不可堆积废料,每隔一星期用 5.4%的“阿维高氯”进行喷洒防治。栽培期间,每隔4-5天用“菇老爷杀虫烟剂”进行熏蒸杀虫处理,杜绝菌源和虫源 。
金耳出菇期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病原菌
需把控源头,培养室、出菇房等场地使用前务必打扫干净,然后关闭菇房,用20%的“菇老爷百菌清”烟剂进行空间消毒杀菌,降低环境中杂菌基数。
2. 优化出菇管理
木霉、青霉等杂菌在闷热且空气湿度大的环境下会迅速地繁殖生长,且在此环境条件下,金耳子实体通常不能正常生长分化和转色。因此,在金耳出菇阶段,除了保持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70%~90%)外,要做到每天定时通风换气。同时一定要严禁高温天气闷棚,必要时可加大通风量,及时散热降温,避免出现霉菌大量感染金耳耳基的情况发生,促使金耳幼耳正常生长发育,出耳期一旦出现霉菌感染,首先用刀切除感染的子实体,然后立即喷洒“随缘施二康”药液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对于感染霉菌严重的金耳子实体,立即用刀片切除感染的部位或将感染的金耳子实体整个切除,然后立即喷洒“随缘施二康”药液进行消毒处理,等待控制住霉菌感染后,再立即喷洒“催芽壮”及时补充营养,刺激生长。
3. 有效菌种良种化
选择耳基商品性状好、菌龄适中的高品质金耳菌种及适宜的培养料配方,生产出长势好、出菇率高、一致性好的金耳出菇棒,提高自身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