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药用菌与林下经济发展研讨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安全吃菌知多少

    安全吃菌知多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机灌袋栽平菇新技术

    发布时间:2007-12-0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借鉴香菇生产技术生产平菇,总结出机灌袋栽平菇新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菌袋制备
       
    按配方棉籽壳88%、麦麸10%、石膏2%,每公斤干料加水1.11.2kg,用香菇生产的专用灌袋机把料灌进55×15×0.004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里,每袋装料湿重2.12.3kg。然后,把料袋装进灭菌灶灭菌,温度上升到100℃后,保持1012小时,趁热运至遮荫大棚内;待料温降到30℃以下时,放到接种箱内接种,袋面打孔接种4穴。
       
    二、发菌阶段管理
      
    在棚内地面撒一薄层生石灰,将接好种的料袋按堆柴式排放,堆高6层。接种后7天左右,接种穴内菌丝呈放射状蔓延,直径达34cm时,撕掉封口地膜,将菌袋“井”字型码堆,每层两筒,以6层为宜,注意接种口朝外(以便出菇)。1520℃气候条件下,20天左右菌丝长满料袋。
       
    三、出菇阶段管理
      
     1.“井”字型接种口出菇:菌丝满袋后,人为增加昼夜温差来催菇现蕾,白天关闭棚膜增温,夜里打开大棚两头通风降温。接种口出现桑椹状的小菇蕾时,向空中喷雾状水,提高空气湿度。幼菇生长7天左右,以伞盖充分展开菌盖不卷边时为采收适期。
      
    1批平菇采收后,停止喷水34天,使菌丝恢复生长,积累营养物质。然后再每天喷水保湿,约经10天左右,发生第2批菇蕾。
       2.
    改“井”字型接种口出菇为墙式菌袋两头出菇:采完2批菇后,培养料中水分已大量消耗,难以出菇。此时,把菌棒重新摆放补水,改“井”字型接种口出菇为墙式菌袋两头出菇。具体方法:用刀片划去菌袋中间部分的塑料薄膜,两头各留8cm长的“帽”;将地面铲平,把两头带帽的菌棒并排紧密排列;把泥土加水调成糊状,涂到菌棒上并涂平,泥层2cm左右;一层菌棒一层烂泥,堆层以5层为宜,注意各堆之间留足操作摘菇的走道;用刀片将菌棒两端薄膜割破,便于出菇。
      
    此后,菌棒将从烂泥中得到水分补充,尽量造成温差刺激,促使现蕾,常规保湿出菇。
       3.
    补水方法:当采完第34批菇后,菌棒失水严重,补水方法是:用香菇栽培专用注水针直接插入堆中,借助潜水泵或自来水的压力进行补水,再温差刺激来保湿出菇。
     
     用香菇栽培袋机灌栽培平菇,一般袋装干料1.1kg,出菇78潮,收鲜菇2.5kg以上,生物转化率200%~300%。此法具有省工(1t投料机灌,42.5小时即可完成灌袋过程)、出菇快(20天左右,便于灵活掌握生产季节)、品质好(熟料栽培配方中不含杀菌杀虫剂、补水也是一遍遍的清水)等优点。

     

    编辑:黑子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