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12-1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一、发菌期(上料~子实体原基长出前)的环境参数
1.培养料含水量60~70%
2.空气相对温度70~90%
3.空气温度21~24℃
4.培养料温度≤28℃,28℃菌丝生长急速受阻,32℃以上就会死亡。
5.CO2含量≥2500PPM(即0.25%)
6.培养料pH 7.5
7.菌丝生长时间14~20天
二、此期间的环境控制:①关键点是菌丝生长温度(即料温)的监控;②办法是在菇床上每隔10~20个菇架挂一个温度计,注意挂在第3层菇架上。技术人员每天上午、中午、下午至少3次定时观察并记载不同位置的空气温度。并同时用4~5支温度计对几处空气温度较高的菇床进行分不同层次菇床如1、2、3、4、5层测料温。并分别予以记录。③结合在室内的感官直觉,如气味、热感、憋闷等 ,找到料包临界温区。一般室温低于料温,而且因不同山洞、不同上料包、不同季节会有2~3℃;7~9℃之差。同一菇架垂直方向上4、5层料温最高,1层低,2、3层居中。
如果临界温区面积过大,料温急骤上升会接近死亡温区。此时要通过通风设施使室内温度降到28℃以下,最好为24~26℃。通风能使山洞内外空气交换,更多新鲜空气的导入,废气及热量排出,同时能促进室内各处温度、CO2浓度均匀一致。其中排出大量热量是主要的。如果料温始终逼近32℃,通过合理通风仍达不到预期效果,要考虑第二步方案,把菌包作适当疏散,否则不会有好效果。
此期内培养料含水量、空气湿度、CO2含量等一般不予考虑。除非有特殊情况例外。
三、子实体生长期(见子实体原基~采菇期)的环境参数
1.培养料含水量≥66%,理想含水量72%
2.空气相对温度≥90%
3.空气温度≤18℃
4.培养料温度16~17℃。子实体形成期,温度只能下降,不可回升,更不可上下波动,否则会大量死菇。
5.CO2含量≤1500PPM,最好为600~800PPM。当CO2含量≥4000~6000PPM,菌丝长到覆土层表面形成大量白色菌膜——菌被(Over layer)。
6.pH值会因菌丝生长产酸而下降至6.8~7.0。此时可结合管水喷洒1%石灰水,使pH值为7.2以上。
7.所需时间35天左右(其中原基出现后第8天,第16天,第25天,第33 天左右分别采收第1,2,3,4潮菇)。
四、此期间的环境控制
①合理补水是基础。子实体发育期,每形成1kg鲜菇,要由培养料上带走0.9kg水分。没有适量的供水,子实体产量和品质均会受到影响。补水要适量、要合理,此项工作只有极富智慧的人才能干好。可以作这样估算,如果菇床上一定面积,计划收1kg蘑菇,那补水量至少要1kg,但必须分2~4次喷入菇床,做到见蕾喷水,喷水量不得流走。水滴过大,水压强,均会损伤小原基,还可能造成覆土层板结。第一潮菇采收后,要给菇床补足水,如果覆土少,可少量换上新土。
②加大通风。可以除去CO2,子实体成群发生,产生大量CO2积累在覆土层、菌盖间,浓度能达到0.3~0.5%,相当于大气中CO2浓度0.03~0.04%的10倍。而采收期理想的CO2浓度为0.06%以下。CO2比空气重,多沉积在地面和菇床底层。通风可以排除子实体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通风还可以增加水分的蒸发。“只打水,不通风,犹如用甑蒸”。喷水后要立即大通风,使子实体表面尽快干燥,也会起到保持采收菇的品质。
③也有研究表明:当菇盖直径长到1.5~2cm时,可以少一些通风,使CO2浓度增加到0.1~0.15%,可以得到更多2.5~3.5cm菇盖的整菇原料菇。这里各山洞可以做些试验,但是我们将尽快想办法测定CO2浓度。
蘑菇的种植与管理,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蘑菇子实体的构建:洁白的颜色,优美的形态,亭亭玉立的样子,简直是一尊尊艺术品。在国外有人称:蘑菇可是上帝的食品啊!
编辑:黑子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