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4-2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潘集区食用菌协会会长张传锋
4元钱的秸秆竟创造出价值近百元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鲜菇,科技创新显示其独特的魅力。“收购1公斤秸秆需要多少钱?秸秆放在地里焚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代价暂且不算, 1公斤秸秆生产出的鲜菇能卖多少钱?”这是4月8日,记者在到刚刚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兴村示范基地先进单位”的潘集区食用菌协会授牌会上首先提出的问题。“买1公斤秸秆要0.20元,60公斤秸秆加辅助材料可产80公斤金湖菇。产值近百元。”安徽淮南市潘集区高皇镇张岗村“全国科普会农兴村示范基地”带头人、潘集区食用菌协会会长张传锋回答说。紧接着他又告诉记者:“比如,生产金湖菇需要60%的秸秆在加辅助材料、进棚、经过科学的控制水和温度的管理,2个月后可以出菇上市,可产金湖菇80公斤,每公斤按市场价10元计算,可挣800元。深加工后价值更高。”这就是他进行自主创新所取得的成果,他不仅成为了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带头人,也因此让潘集区食用菌协会获得了2008年“全国科普会农兴村示范基地先进单位”。受中科协和财政部之托,前去授牌的淮南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李从玉介绍说:这块的得之不易的金字招牌 ,是经中科协和财政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安徽省仅7家,获此殊荣国家将对其奖励20万元。”
张传锋介绍说,他的创新密码很简单,勤学科学知识,敢于探索、敢于实践就会有收获。1984年,高中毕业的张传锋开始从事食用菌生产,现已成为生产、加工食用菌的“土专家”。 张传锋是个肯动脑,爱下功夫的人,最初,为了掌握食用菌技术,他先后购买了20余种食用菌技术书刊,每天坚持学习到深夜,他先后去10多个省市学习考察。2002年初,张传锋建立了自己的菌种培养室,创办了食用菌研究所。他先后从外地引进了双孢菇、鸡腿菇、白灵菇、茶树菇、金湖菇等新品种,成功开发了食用菌反季节大棚栽培、液体育种新技术。
近年来,张传锋与菇类专家合作,先后研究开发、生产的食用菌新品种达10多种 ,并成功引进部分新稀特品种和技术,填补了淮南食用菌生产的空白。产品和基地现已成为国家农业部统一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和基地。2002年成立了潘集区食用菌协会。目前,全区生产规模已达4000万多袋;带动农户致富2000多户,年经济效益达4000多万元。产品远销省内外十几个大中城市。现已成为国家农业部统一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和基地。张传锋在带动众乡亲共同致富的路上谱写出自主创新的新篇章,使得种菇业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