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猪肚菇学名大杯蕈,又名大杯伞、大漏斗菌;俗名猪肚菇、笋菇(福建)、红银盘(山西)。英文名Big Clitocybe。
在我国北方地区,猪肚菇是一种较常见的野生食用菌,成群地生长在林中地上,被产区人民采集食用。猪肚菇的风味独特,有似竹笋般的清脆,猪肚般的滑腻,因而被称为“笋菇”和“猪肚菇”。其营养丰富,据分析,猪肚菇的蛋白质含量与香菇、金针菇相当或稍高;菌盖中的氨基酸含量占干物质的16.5%以上,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5%,高于大多数食用菌,菌盖中粗脂肪的含量高达11.4%,还含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如钼、锌等,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国外虽然早有人工驯化栽培报道,但至今尚未进行商品生产。我国对猪肚菇的栽培研究也只有十多年的时间,所以目前猪肚菇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栽培技术和商品化规模化生产,市场销售还依靠野生菌为主,因而市场价格非常昂贵,目前重庆市场猪肚菇的鲜菇价格为30—40元/公斤,而且供不应求。通过重庆西奥生态农业研究所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在重庆地区首家成功实现了猪肚菇的人工栽培。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