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0-2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黑木耳也称木耳、光木耳、云耳。分类上属担子菌纲,银耳目,木耳科,木耳属。此属中约有十多种,如黑木耳。毛木耳、皱木耳、毡盖木耳、角质木耳、盾 形木耳等。这几种木耳唯有光木耳质地肥嫩,味道鲜美,有山珍之称。
黑木耳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被劳动人民所认识和利用,远在两千一百多年前的《周礼》中就有了记载,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着用木耳 加工木耳菹的方法。唐朝苏恭等人着的《唐本草注》中也记载着当时生产木耳所用的树种和方法。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着:"木耳生于朽木之上。……[气味]甘平……〔主 治〕益气 不饥,轻身强志……段觳治痔……崩中漏下,血痢下血"。可见我国古代除将木耳列为佳肴外,并对黑木耳的药用也有了相当的研究。
经现代科学化验分析,每100克鲜黑木耳中,含水11克,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克,纤维 素7克,灰分5.8克(在灰分中,包括钙质375毫克 ,磷质201毫克,铁质180毫克);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包括甲种维生素原(胡萝卜素)0.031毫克,乙种维生素0.7 毫克(其中B10.15毫克,B20.55毫克),丙种维生素217毫克,丁种维生素原( 安角固醇)及肝糖等。因此,黑木耳的营养比较丰富,滋味鲜美。
黑木耳的药物作用:适于滋润强壮,清肺益气;补血活血,产后虚弱及手足抽筋麻木等症,同时,由于黑木耳是胶质菌类,子实体内含有丰富的胶质,对于人 类的消化系统具有良好的清滑作用。可以清除肠胃中积败食物和难消化的含纤维性食物,同时黑木耳中的有效物质被人体吸收后,能起清肺和润肺作用,因而它也是轻纺工人和矿山工人的保健食品之一 。近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经常食用黑木耳可以降低人体血液的平常凝块,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我国黑木耳无论是产量或质量均居世界之首,是我国的拳头出口商品,远销海内外,在东南亚各国享有很高声誉,近多年来,已进入欧美市场,换汇价值较高 。
(二)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
黑木耳是一种胶质菌,属于真菌门,它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无色透明,是由许多具横隔和分枝的管状菌丝组成,它生长在朽木或其他基质 里面,是黑木耳的营养器官。子实体侧生在木材或培养料的表面,是它的繁殖器官,也是人们的食用部分。子实体初生时像一小环,在不断的生长发育中,舒展成波浪状的个体,腹下凹而光滑,有脉织 ,背面凸起,边缘稍上卷,整个外形颇似人耳,故此得名。
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扭结成子实体。子实体新鲜时,是胶质状,半透明,深褐色,有弹性。干燥后收缩成角质,腹面平滑漆黑色,硬而疏,背面暗淡色,有短 绒毛,吸水后仍可恢复原状。子实体在成熟期产生担孢子(种子)。担孢子无色透明,腊肠形或肾状,光滑,在耳片的腹面,成熟干燥后,通过气流到处传播,繁殖它的后代。
黑木耳是一种腐生真菌,它没有叶绿素,自己不会制造食物,它要依靠其他生物体里的有机物质作为它的养料。同时它营腐生生活,一定要在死了的生物体上 才能生长发育。它的菌丝对生物体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分解能力很强,能使生物体最后粉碎。
黑木耳的担孢子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萌发成菌丝,或形成分生孢子,由分生孢萌发再生成菌丝。由于菌丝不断地生长,逐渐又产生分枝,并且在分枝中生成横 隔,发育成每横隔内只有一个核的管状绒毛菌丝,即单核菌丝。这种由单孢子萌发生成的菌丝,有正负不同性别的区分,把这种菌丝称为为初生菌丝或一次菌丝。再通过两个不同性别的单核菌丝顶端细 胞接触相互融合后,形成一个双核细胞,双核细胞通过锁状联合发育成以核菌丝。此时,菌丝不断的生长发育,并且生出大量的分枝向生物的深部蔓延,吸收大量的营养和水分,为进一步发育成子实体 做好准备,一旦条件成熟,就在生物体表面产生子实体原基。
(三)黑木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黑木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外界条件主要是营养、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和酸碱度。这里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水分和光照。
1.营养:黑木耳生长对养分的要求以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为主,还需要少量的无机盐类。黑木耳的菌丝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本身不断分泌出多种酵素( 酶),因而对木柴或培养料有很强的分解能力,菌丝蔓延到哪里,它就分解到哪里,通过分解来摄取所需养分,供给子实体的需要。我们选用木柴栽培木耳,特别是选用向阳山坡的青岗树栽培木耳,可 以不考虑养分问题,因为树木中的养分一般都较充足,完全可以满足木耳生长的需要。如果选用锯末或其他代用料栽培时,要加入少量的石膏、蔗糖和磷酸二氧钾等,以满足黑木耳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 要。营养分一次添加和二次补充,简称"先添后补"。
2.温度: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它的菌丝体在15℃~36℃之间均能生长发育,但以22℃~32℃之间为最适宜。在14℃以下和38℃以上受到抑制,但在木柴中 的黑木耳菌丝对于短期的高温和低温都有相当大的抵抗力。
黑木耳的子实体在15℃~32℃之间都可以形成和生长,但以22℃~28℃之间生立的木耳片大、肉厚、质量好。 28℃以上生长的木耳肉稍薄、色淡黄、质量差 。15℃~22℃之间生长的木耳虽然肉厚、色黑、质量好,但生长期缓慢,影响产量。培养菌丝需要温度高,子实体生长需要温度低一点,简称"先高后低"。
3.水分:水分是黑木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黑木耳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生长发育中都需要大量的水分,但两者的需要量有所不同,在同样的适宜温度下 ,菌丝体在低湿情况下发展定植较快,子实体在高湿情况下发展迅速。因此在点种时,要求耳棒的含水量为60%~70%,代用料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5%,这样有利于菌丝的发展定植。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虽然需要较高的水分,但要干湿结合,还要根据温度高低情况,适当给以喷雾,温度适宜时,栽培场空气的相对湿度可达到85%~95%,这样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比较迅速。温度较低时,不能过多的给 于水分,否则会造成烂耳。培养菌丝阶段要干燥;子实体生长要湿润。即"先干后湿"。
4.光照:黑木耳系营腐生生活,光照对菌丝体本来没有多大关系,在光线微弱的阴暗环境中菌丝和子实体都能生长。但是,光线对黑木耳子实体原基的形成 有促进作用,耳芽在一定的直射阳光下才能展出茁壮的耳片。根据经验耳场有一定的直射光时,所长出的木耳既厚硕又黝黑,而明暗无直射光的耳场,长出的木耳、肉薄、色淡、缺乏弹性,有不健壮之 感。
黑木耳虽然对直射光的忍受能力较强,但必须给以适当的湿度,不然会使耳片萎缩、干燥,停止生产,影响产量。因此,在生产管理中,最好给耳场创造一种 "花花阳光", 促使子实体的迅速发育成长。在黑暗的情况下,菌丝可以形成子实体原基,但不开张。当有一定的散射光时,才开张,形成子实体。即"先暗后明"。
5.氧气:黑木耳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在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形成、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进行着吸氧呼碳(二氧化碳)活动。因此要经常保护耳场(室内) 的空气流通,以保证黑木耳的生长发育对氧气的需要。防止郁闷环境,避免烂耳和杂菌的蔓延。菌丝生长,需氧少,子实体生长需大量氧气,即"先弱后强"。
6.酸碱度(PH值):黑木耳适宜在微酸性的环境中生活,以PH值5.5-6.5为最好。用耳棒栽培木耳一般很少 考虑这一因素,因为 耳棒经过架晒发酵,它本身已经形成了微酸性环境。但在菌种分离和菌种培养及代料栽培中,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必须把培养基(料)的出值调整到适宜程度。代料栽培时,先调到适宜范围偏碱 一方,通过自然发酵,即达最适宜程度。总之要求"先碱后酸"。
(四)黑木耳菌种生产
在食用菌种的培养上;我们把从黑木耳身上和从耳棒中分离出来的菌丝称"母种",把母种扩大到锯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产生的菌丝称“原种",再把原种经 过繁殖培养成栽培种用于生产。
生产种(栽培种)培养基,用于点种木耳。
配方甲:
枝条(青岗树枝条) 70斤 锯末 18斤 麸皮 10斤
配制方法:除枝条种先将枝条用70%的糖水浸泡12小时后捞出木屑麸皮,倒在一块搅匀,再把余下的30%蔗糖 和石膏用水化开洒在上面,一面加水一面搅拌 外,余下生产方法与生产母种相同。
(五)黑木耳栽培
1.耳棒栽培
(1)选树:适合黑木耳生长发育的树种很多。但要因地制宜,选用当地资源丰富,又容易长木耳的树种,除含有松脂、精油、醇、醚等树种和经济林木外, 其他树种都可栽培木耳。目前通用的树种有栓皮栎、麻栎、槲树、棘皮桦、米槠、枫杨、枫香、榆树、刺槐、柳树、揪树、法桐、黄连木等。但以栓皮栎、麻栎为最好。
(2)砍树:历史习惯是"进九"砍树,一般来讲,从树叶枯黄到新叶萌发前都可进行砍伐,因为这个时期正是树木"休眠"期,树杆内的养分正处于蓄积不流动 状态,水分较少,养分最丰富而集中,这就叫砍"收浆树"。同时,这个期间砍的树,树皮和木质部结合紧密,砍伐后树皮不易脱,利于黑木耳的生长发育。
砍伐的树龄,生于阳坡的7~8年,生于阴坡或土质较差的8~10年,树杆的粗细以10厘米上下为最好,长为1 米。一架50根。
砍伐的方法,要求茬留低,与地面高出10~15厘米; 从树杆的两面下斧,茬留成"鸦雀口",这样对于老树蔸发技更新有利,既不会积水烂芽,也不会多芽竞 发,影响树蔸更新。砍时主张抽茬,不主张扫茬,这样既有利于保护幼树;又利于水土保持。
(3)剔枝:树砍倒后,不要立即剔枝,留住枝叶可以加速树木水分的蒸发,促使树杆很快干燥,使其细胞组织死亡,同时有利于树梢上的养分集中于树干。 待十天半月后再进行剔枝。剔时,要用锋利的砍刀从下而上贴住树干削平,削成"铜钱疤"或"牛眼睛",不能削得过深,伤及皮层,削后的伤疤,最好用石灰水涂抹,防止杂菌侵入和积水,还便于上堆排 场。
(4)截杆:为了便于耳棒的上堆、排场、立架、管理和采收,同时放倒耳棒时便于贴地吸潮,应把太长的树干一棒截成3尺长的短棒。截时用手锯或油锯截成 齐头,用石灰水涂抹,防杂菌感染。
(5)架晒:架硒是把截好的木棒,选择地势高燥、通风、向阳的地方,堆成1米左右高的"井"字形或"鱼背 形"堆子,让它很快地失水死去。在架晒过程中, 每隔10天左右的时间,把它上下里外翻动一次,促使耳棒干燥均匀,架晒的时间,要根据树种、耳棒的粗细和气候条件等灵活掌握,一般架晒1个月到1个半月时间,使耳棒比架晒前失去3~4成水分,即 可进行接种。
(6)耳场选择:排放耳架的地方称为耳场。耳场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黑木耳的生长发育和它最后的产量。 一般说最好选在背北面南避 风的山坳,这地方每天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小;早晚经常有云雾覆盖,湿度大,空气流通,最适宜黑木耳的生长发育。选场时,并应靠近水源,有利于人工降雨,坡度以15~30度为宜,切忌选在石头 被、白垩土、铁矾土之处。
场地选好后,应先进行清理,把场内过密的树木进行疏伐,并割去灌木、刺藤及易腐烂的杂草,只留少量树冠小或枝叶不太茂密而较高的阔叶树,到夏季用以 适当给耳架遮阴。在栽培前给地上施以杀虫药剂,并用漂白粉、生石灰等进行一次消毒;冬季最好用柴草火烧场地。场地上长的羊胡草、草皮、苔藓等不要铲除,以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耳场的湿润。
(7)接种:接种就是把人工培养好的菌丝种点种到架晒好的耳棒上,使它在耳棒内发育定植,长出子实体来,这是 黑木耳人工栽培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是生 产上的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它见效快,产量高。
接种时,首先对耳场和耳棒进行消毒(用消毒药品或火烧就可,对所用工具用酒精或开水消毒,人工可用肥皂水洗净。选择阴凉处进行,不要让阳光直射菌种 ,切忌下雨天进行。
接种时间,一般从2月到5月上旬,秋季在白露至寒露之间都可进行。接种时,视其不同种型,选用不同工具,如枝条种、三角木种;可用砍花斧砍口,把锯末 和枝条或三角木共同塞入砍口内,用斧背轻轻打紧,以不脱落为原则;锯末种、颗粒种,可用10毫米手电钻、打孔机或空心冲子打眼,把菌种塞入孔内,用树皮盖盖上,轻轻打紧。
点种的密度,一般的行距2寸,株距2.5~3寸,排成 "品"字形或交错成梅花形都可。耳棒的两端密度要大,让 菌丝很快占领阵地,避免杂菌侵入。点种的深 度,以透过树皮进入木质部3~4分。
(8)上堆定植:上堆,是为了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使菌丝很快在耳棒内萌发定植、生长发育,这是接种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步骤。其方法是:先选好上 堆地点,把杂草清除,洒少许杀虫药剂或漂白粉,耙入土内,然后将接种好的耳棒平放推起,堆成"井"字形或"鱼背"形都可,堆高3 尺,即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周围用土压住,撒一圈杀虫药,防止蚂 蚁上堆吃菌丝。堆内温度应保持22℃~32℃之间,湿度保持60%~70%,如果温度过高时,可将周围薄膜揭起通一次风,使温度降下即可,每隔10天左右的时间,进行一次翻堆,即上下内外全面进行一 次翻动。使堆内耳棒的温、湿度经常保持均匀。第一次翻堆不必洒水,以后每翻一次洒一次水,若有机会接受雨水更好。约1个月左右时间即可定植。
(9)散堆排场:耳棒经过上堆定植后,菌丝已经长出耳棒,便可散堆排场。排场的目的,是让耳棒贴地吸潮,接受自然界的阳光雨露和新鲜空气,改变它的 生活环境,让它很快适应自然界,促使菌丝进一步在耳棒内迅速蔓延,从生长阶段转入发育阶段。排场的方法,是把耳棒平铺在地面上,全身贴地不能架空,每根间距2指。场地最好有些坡度,以免下雨 场地积水淹了耳棒。每隔10天左右的时间进行一次翻棒,即将原贴地的一面翻上朝天,将原朝天的一面翻下贴地,使耳棒吸潮均匀,避免好湿的杂菌感染。约1个月的时间耳芽大量丛生,这时便可立架。
(10)立架管理:当耳芽长满耳棒后,说明了菌丝的生长发育已进入结实阶段,这时正需要"干干湿湿"的外界条件,立架后可以满足它的需要,并可减少那些 不适应这种条件的杂菌和害虫。立架的方法,是用一根长杆做横梁,两头用带叉的树丫子撑住,然后把耳棒斜靠在横梁上,构成 "人"字形,每棒间距2寸。每架以50根棒计算产量。
上架后的管理工作是很重要的,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有收没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管",说明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除长草、杂菌、害虫、调节温湿度、空气和光照。夏天中午要尽量避免强光直射耳架,冬季对始花耳棒要放倒,让它贴地吸潮、保暖,促 使来年早发芽、早结耳。
(11)采收晾晒:木耳长大后,要勤收细拣;确保丰产 丰收。着耳和秋耳要拣大留小,让小耳长大后再拣,伏耳要 大小一齐拣,因为伏天温度高,虫害多,细菌繁 殖快,会使 成熟的耳子被虫吃掉和烂掉。拣耳时间,最好在雨后天晴耳 子收边时,或早晨趁露水没干耳子潮软时采收。采回时应放 在晒席上摊薄,趁烈日一次晒干,晒时不宜多翻,以免造成 拳耳。 如遇连阴雨无,首先应采取抢收抢采的办法,把采回 的湿耳子平摊到干茅草或干木耳上,让于茅草或干木耳吸去 一部水分,天晴后再搬出去一同晒干。如果抢收不过来时, 可用塑料薄膜把耳架苫住, 不使已长成的木耳再继续淋雨吃 水,造成流棒损失。
2.代用料栽培
黑木耳栽培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单产和产量大幅度的增长,但还满足不了外贸出口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随着人工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代 用料栽培木耳新技术的试验研究。目前主要以塑料袋栽培为主,其方法如下:
(1)生产流程
40天左右的栽培种(塑料袋)接种后经2个月左右
(2)选用优良菌种
栽培黑木耳的菌种,是由段木栽培黑木耳菌种中驯化筛选而来的,因此,并不是所有适于段木栽培菌种都可作为代料栽培的菌种。栽培种的菌龄在30~45天为 适宜,这样的栽培种生命力强,可以减少培养过程杂菌污染,也能增强栽培时的抗霉菌能力。一般选择菌丝体生长快,粗壮,接种后定植快;生产周期短、产量高、片大、肉厚、颜色深的作为菌种。
(3)栽培季节
在陕西及附近几个省,利用自然温度一年可以栽培两次,春季一月上旬开始制原种,二月上旬制栽培种,三月中旬制栽培袋,四、五、六月出耳。秋季 八月中旬制栽培袋,九、十、十一月出耳。
3.栽培方法
(1)配方
许多农林产品下脚料都可用来栽培黑木耳,下面介绍几种培养基配方:
①木屑培养基配方
|
木屑(阔叶树) |
78% |
|
麸皮(或米糠) |
20% |
|
石膏粉 |
1% |
|
白糖 |
1% |
|
水 |
65%左右 |
②棉
籽壳培养基配方
|
棉籽壳 |
90% |
|
麸皮(或米糠) |
8% |
|
石膏粉 |
1% |
|
白糖 |
1% |
|
水 |
65%左右 |
③玉
米芯培养基配方
|
玉米芯(粉碎成黄豆大小的颗粒) |
70%~80% |
|
锯木屑(阔叶树) |
10%~20% |
|
麸皮(或米糠) |
8% |
|
石膏粉 |
1% |
|
白糖 |
1% |
|
水 |
65%左右 |
④稻
草培养基配方
|
稻草(新鲜稻草粉碎或铡成小段) |
75% |
|
麸皮(或米糠) |
15% |
|
锯木屑(阔叶树) |
8% |
|
石膏粉 |
1% |
|
白糖 |
1% |
|
水 |
65%左右 |
如果条件许可,在上述培养基中加入百分之二的黄豆粉更好。
(2)调料与装袋
将以上培养料按比例称好,拌匀,把糖溶解在水中注入培养料内,加水翻拌,使培养料含水量达65%左右。或加水至手握培养料,有水纹渗出而不下滴为度,然后将 料堆积起来,闷30~60分钟,使料吃透糖水,立即装袋。装袋的方法有三种,各有利弊,可根据情况选择使用。
第一种方法,选用厚度在5微米左右,袋大小约17厘米X33厘米的底部为方形的塑料袋。如购买到平底袋(和 食品袋一样),在装袋之前,先将袋底部两个角 向内塞至两个角碰到即可,这样装入培养料后平稳,能直接放于培养架上。装袋时,将已拌好的料装入袋内,边装边在平滑处用力振动,使培养料密实,并上下松紧一致,这时培养料的高度约为袋高的3 /5,用干纱布擦去袋上部的残留培养料,加上塑料颈套(内径34厘米、高3厘米)把塑料袋口向下翻,用橡皮筋扎紧,形状像玻璃瓶口一样,塞好棉塞。
第二种方法,选用直径13厘米的简状聚丙烯塑料袋,剪截为35厘米的长度,一端用棉线扎紧,再用烛火或酒精 灯火焰将薄膜烧熔化,使袋口密封。从开口的 一端把培养料装入袋内,边装边在料堆上振动,或用手指压实,待装至距袋口5厘米处为止,然后把余下塑料袋扭结在一起,用棉线扎紧,在烛火或酒精灯火焰下,将薄膜熔化密封。在光滑的桌面上用手 将袋压成扁形。再用直径2厘米的打孔器,在袋的一面,每隔10厘米打一直径2厘米、深1.5厘米的洞。用剪刀把准备好的药用胶布,剪成3~4厘米见方的块;贴在洞口上。为了便于接种时操作方便,胶布 的其中一角卷成双层。
第三种方法,选用直径13厘米的商状聚丙烯塑料袋,一端用线绳扎着,从另一端把培养料装入袋内、用手把料压实,待料装至距袋口5厘米处为止,然后把余 下的塑料袋收拢起来,用线绳扎着、以后接种从两头接。
应该注意:无论哪种装袋方法,都必须做到,当天拌料,装袋,当天灭菌。
4.灭菌与接种
装好的栽培袋放在高压灭菌锅里灭菌,在15公斤/厘米2的压力下保持1.5~2小时,待压力表降到零时,将袋 子趁热取出,立即放在接种箱或接种室内。若用 常压灭菌灶灭菌,保持6~8小时,待袋温下降到30℃时,或用高锰酸钾和甲醛熏蒸30~40分钟,进行接种箱或接种室空间消毒。接种时要注意,连续接种不要时间太长,以免箱内温度过高(超过40℃) ;接种量要多些,可以缩短菌丝长满表面的时间,减少杂菌感染的机会。前已述及,黑木耳抵抗霉菌,特别是木霉的能力比较弱,因此,灭菌一定要彻底,接种时一定要按无菌操作进行,提高成品率。
5.菌丝培养
在菌丝培养的全过程中,要创造使菌丝体健壮生长,又能控制黑木耳子实体无规棒形成的条件。在诸条件中,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培养室的最适温度为22℃ ~25℃,由于袋内培养料温度往往高于室温2℃~3℃,所以培养室的温度不宜超过25℃。待别是在培养后期(即菌丝长到培养料高度约1/2以上),温度超过25℃,在袋内会出现黄水,水色由谈变深,并 由稀变粘,这种粘液的产生,容易促使霉菌感染。培养室的相对湿度50%~70%,如果湿度太低培养料水分损失多,培养料干燥,对菌丝生长不利,相对湿度超过70%,棉塞上会长杂菌。光线能诱导菌 丝体扭结形成原基。为了控制培养菌丝阶段不形成子实体原基,培养室应保持黑暗或极弱的光照强度。培养室内四周撒一些生石灰,使成碱性环境,减少霉菌繁殖的机会。栽培袋放在培养染或堆积在地 面上培养菌丝时,不宜多翻动。因为塑料袋体积不固定,用手捏的地方体积变化,把空气挤出袋处,当手去掉 时,其体积复原,就有少量的空气入内。这样就有可能进入杂菌孢子。另外,在手接触袋壁 的地方;增加了塑料袋与培养料的压力,遇到较尖锐的培养料(锯木屑、棉籽完)就会刺成肉眼看不见的小孔,杂菌孢子也会由此而进入,增加感染率。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尽量少动,在检查杂菌时, 一定要轻拿轻放,发现杂菌应及时取出,另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继续观察。若污染程度比较轻,可用甲醛药液注射到杂菌处,并用小块胶布把针眼贴着,可控制杂菌继续蔓延。
6.开洞
当黑木耳菌丝长满提时,即可将菌袋从培养室移到栽培室,把棉塞、塑料颈套去掉,袋口用绳子扎好;或把胶布揭掉;准备两盆5%的石灰水,先将袋子放在 一个盆里浸洗干净,取出。用刀片在袋子的四周,按两洞之间5~6厘米的距离开长度l~1.5厘米,深及料内0.3厘米小口,也可先在菌袋的一侧开洞。将已开洞的菌袋在另一盆石灰水中浸泡一下,使洞口 处于碱性环境,可有效地防治杂菌危害。
7.出耳期管理
开洞后的菌袋,可平放在栽培室的菌床架上,也可以悬挂在苗床架上或林下树枝上,也可以放在铺湿沙的地面 上,随即创造黑木耳形成子实体原基的条件。 首先要增加栽培环境的相对湿度达90%~95%,室温尽可能控制在20℃~25℃,良好的通风和较强的散射光照也是黑木耳原基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开洞处菌丝体能得到较充足光线、空气和湿度,有效 地促进了此处子实体的形成。所以开洞栽培黑木耳,子实体都在开洞处形成或在塑料袋的破裂处形成。这就是所谓的"定向出耳"。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条件下,一股开洞7~12天,肉眼能看到洞口有许多小黑点产生;并逐渐长大,连成一朵耳芽(幼小子实体)。这时需要更 多的水分,15℃~25℃的温度,较强的散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如果遇见连阴雨天气,可把已形成耳芽的栽培袋挂在露天下,温、湿、光、空气都能充分满足,耳芽发育更快。这时,如果在耳基部或幼 小耳片上发现有绿霉菌和橘红色链孢霉污染,可将菌袋在水龙头下,小心放水冲洗掉杂菌,但且勿把子实体冲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耳芽形成后大约10~15天,耳片平展,子实体成熟,即可采收。
8.采收与加工
黑木耳成熟的标准是耳片充分展开,开始收边、耳基变细,颜色由黑变褐时,即可采摘。要求勤采,细采,采大留小,不使流耳。成熟的耳子留在菌袋上不采 ,易遭病虫害或流耳。采收时,用小刀靠袋壁削平。采收下的木耳要及时晒干或烘干。烘烤温度不超过50℃,温度太高,木耳会粘合成块,影响质量,木耳干后,及时包装贮藏,防止霉变或虫蛀。采收 后的菌袋,停止直接喷水四五天,让菌丝积累营养,经过10天左右;第二茬耳芽形成,重复上述管理,还可采收两茬。
(六)病由害和杂菌污染的预防
当前栽培黑木耳;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耳棒杂菌多,木耳害虫多,制菌和代料栽培污染多,往往给生产造成不应有的损失。首先我们要查明原因,加以预防 ,减少损失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造成耳棒杂菌多的原因,主要是耳场、耳棒和使用工具消毒不严,耳场通风不良,长时期的郁闷空气造成的。木耳的害虫,主要是冬季对虫卵消灭不彻底和春 夏防治不及时。制菌和代料栽培的污染问题,主要是分离的标本带菌,培养基消毒不彻底,引种室的箱和所用工具消毒不良,或引种室、箱封闭不严中途带进杂菌,使用了被污染的原种和母种,操作人 员的手和工作服、帽消毒不好,等等,都会造成污染,给生产带来损失。因此,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环环把好灭菌消毒关,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绝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大意。
现将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及杂菌名称和初步防治办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1.危害耳棒的杂菌
黑疔(环纹炭团):为黑褐色颗粒,在高温潮湿荫蔽的地方最易发生,多时连成一片,它本身分泌的炭质硬,使树皮下的形成层变成黑色,吸不进水分,里面 成了铁心,不仅不结木耳,就连其他杂菌也不长,它对耳棒的危害最大。
革菌:有好几种,一种叫金边蛾,贴生在耳棒上,边 翻起如檐状,贴着木头的不孕面为灰红色,表面为黑色,有的像干了的黑木耳。另一种叫牛皮箍,其中 有黑白两种,黑的粟壳色,白的笋片色,全部紧贴生在耳棒上,边缘不翘起,状似贴膏药,有时贴满耳棒,引起木质粉状腐朽,根本不长木耳。在阴湿或连阴雨天格外容易发生。还有一种皱皮革,小菊 花状,仰生,白色,薄如纸,子实层有放射状,皱褶或棱脉,这种危害较轻。
多孔菌:一种叫红菌子,色枣红鲜艳,无柄半月形,侧生在耳棒上,它分泌黑褐色色素,能引起木质粒状腐朽,长了这种菌也不再结木耳。另一种叫白菌子, 色白淡奶油色,状似细菌子,但体形较大,多时呈云片重叠,大量消耗耳棒养分,使耳棒早期腐朽,影响木耳产量。同时这种菌最爱生虫,它所生的小虫还要蛀食耳棒。 还有 其他体型较大的牛肝菌,白丝毛菌、鸡毛菌、黄菌(黄蛱蝶菌)、云芝、白边青霉等。这些菌对耳棒的危害较轻,但在郁闷的环境中最易发生。
其防治措施,首先要将耳场选在通风向阳处,搞好耳场的清洁卫生;对场内附近的腐朽树枝杂草和长有杂菌的耳棒一律烧毁,惊蛰和清明间用杀虫药和杀菌药 喷施耳场;耳棒点种时对表皮进行严格消毒,实行合理密植,缩短生产周期,废除罢山期。
2.危害木耳常见的害虫
红线虫:体形较细似条线,色红,体长约1厘米,多由耳根钻入耳片内蛀食,表面不易发现。被蛀食的耳片内部变空,表面出现不规则的小洞。被蛀的耳片容 易溃烂流失。不堪食用。为害较大。
鱼儿虫:体形像小鱼,颜色如小虾;体长约1~2厘米。它是一种甲虫的幼虫,栖于耳片内,从耳片的内部向外啃食,也吃耳根,被蛀食的耳根不再长木耳。这 种虫不但在耳场食,带进仓库还会继续啃食,食量较大,粪便为黑褐色绒条状。
壳子虫:壳子虫的种类繁多,但对木耳危害较大的有黑亮子虫、花壳子虫、麻壳子虫等。这几种虫爬在耳片上从外啃食,如蚕食桑叶状,影响木耳的生长发育 。严重的会将整片木耳食光,造成减产。
其他害虫有米象、拟谷盗、松条小囊虫、蓑衣虫、弹尾虫、蛞蝓、马隆虫等,还有耳基内的食菌见此外,还有蛀食耳棒的白蚁、天牛、六星吉丁虫、栗色吉丁 虫等,也都间接地危害着木耳的产量和质量。
以上这些害虫,一般都在春分前后开始发生,对春耳危害不大,大量发生在伏耳季节,立秋后逐渐减少。防治措施,除做好消灭虫卵工作外,对红线虫、鱼儿 虫可用50%可湿性敌百虫1斤,加水1000~1500斤,浸渍耳棒2分钟;或用马拉硫磷1斤,加水1500斤喷洒;也可对各种壳子虫用鱼藤粉1斤,中性肥皂半斤,加水200斤喷洒;或用除虫菊乳油1斤,加水800 斤喷洒。对食用螨可用1:1000倍20%可湿性三氯杀螨砜(T?D?N)喷洒;或用20%可湿三氯杀螨砜1:800倍水溶液浸耳棒5分钟。对古丁虫、天牛及天牛幼虫,最好在早晚进行人工捕捉。
3.危害菌种生产和代料栽培的杂菌
青霉:为青绿色菌落,短绒,菌落边缘参差不齐,分生孢子硬像扫帚,顶端还生有分生孢子。喜低温,多在25℃左右和潮湿、空气不良的地方发生。
毛霉和根霉:这两种菌的形状相似,毛较长,毛霉的菌丝白色,根霉的菌丝灰白如针状,都长有黑色颗粒状的孢子囊,如果用手一摸,可把手染成黑灰色。这 两种苗都是在潮湿和空气不良的环境中生长蔓延较快。
曲霉:有黄曲霉和黑曲霉两种,它的菌丝较粗而短,孢子都是至辐射状生长。黄曲霉色黑黄,黑曲霉色黄黑灰,在培养基中温度低时蔓延快。
链孢霉:菌丝呈棉絮状,生有成串的链状孢子,菌落为鲜艳的橘黄色。培养基中温度高湿度大时蔓延快。
木霉:菌丝蔓延生长,菌落边缘不齐,初生为白色;菌丝成絮状或线球状,成熟后分枝顶端的孢子梗上生有成团的分生孢子,产孢子后,菌落变成铜绿色。喜 阴暗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特别是在高温高湿情况下生长蔓延最快。
酵母和细菌:属于单细胞微生物;个体小,种类繁多,培养基感染此菌后,表面呈粘糊状或呈液状,使培养基发粘带臭味;致使菌丝死亡。
防治各种霉菌的感染,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搞好环境卫生,对制菌和代料栽培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环环把好灭菌关,对所有工具和引种室、箱、培养室 经常保持清洁和灭菌,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先要进行人身消毒而后再进行操作,绝不能有丝毫疏忽大意。
→栽培袋(塑料袋)开洞 |
→耳芽形成 |
→成熟采收 |
→第二次耳芽 | ||
|
7~10天 |
15~20天 |
10天 | ||
|
|
| |||
形成 |
→成熟采收 |
→第三次耳芽形成→采收 | |||
15~20天 |
10天 |
15-20天 |
|
| |
|
蔗糖 |
1斤 |
|
石膏 |
1斤 |
|
水 |
适量 |
配方乙:
|
棉皮 |
10斤 |
|
木屑 |
70斤 |
|
麸皮 |
18斤 |
|
蔗糖 |
1斤 |
|
石膏 |
1斤 |
|
水 |
适量 |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