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第 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利辛)羊肚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第 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

    2024首届南方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2024首届南方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

    2024首届(广昌)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2024首届(广昌)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

    2023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3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食用菌“安全过冬”全知道

    食用菌“安全过冬”全知道

    双孢菇栽培技术规范

    发布时间:2011-11-0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一、栽培场所
        1、产地环境生态环境良好,水质优良,无有毒有害气体,周围无工业“三废”、禽畜舍、垃圾(粪便)场、各种污水及其他污染源(如大量扬灰的水泥厂、石灰厂等),并且远离医院,尽可能避开学校、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
        2、 场地布局:生产区料场、制种、发菌及出菇区衔接合理。可分为堆料场、仓库、灭菌区、培养区、栽培区等。还应防止因菇场培养料堆制发酵及废弃物处理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 原料的储藏场地必须具有一定的隔离条件,不许接触或混杂有害物质。
        4、 菌种培养区按100立方米空间,配3匹冷暖空调2台,温度控制在22~25℃之间,湿度控制在60%以下。
        5、 菇房选择阴凉、通风良好、砖混结构的房屋;宜坐北朝南,具有保温、保湿和空气交换功能;菇房的内墙和房顶宜用6厘米厚的挤塑泡沫保温板粘贴,增强保温能力;制冷要求安装制冷机,制冷机的风机处安排两个大小为0.3米×0.3米的窗口,每个窗口安装一台排气风窗。
        6、保鲜库:存放5000公斤鲜菇需80立方米库容的库房,配7.5匹压缩机,DD60冷凝器各一套,库板采用聚胺酯板拼成,要求库温保证在0至4℃之间。
        二、栽培管理
        1、栽培季节。9月份至第二年5月份,有冷库条件的可进行周年播种生产。
        2、培养基配方。稻草52%,牛粪44%,过磷酸钙0.5%,石膏2%,石灰1.5%。
        3、培养基堆制发酵。预湿稻草在水中浸泡一天,待其充分吸收水分后捞出,或把稻草铺成一层,边踩边喷水使其吸足水分,然后堆成宽2米,高1.8米的堆,预堆2至3天;建堆场地要求地势高敞、平坦坚实、排水畅通、远离污染源及畜禽活动场所。堆向以西北向为宜,堆宽1.7至1.8米,堆高1.5米,长度不限。建堆要求外紧内松,四面垂直,堆顶呈龟背形,覆盖草苫;翻堆一般可采用测温翻堆法,即发现培养基料堆温度达到最高值,并维持一段时间后,开始下降时,立即进行翻堆。翻堆时要上下、里外、生料和熟料之间相互调位,把粪草抖松、干湿拌合均匀。翻堆时水分调节掌握先重后轻、先湿后调的原则。经过前发酵,培养料含水量70%左右,PH值7.8至8.0,碳氮比为23:1左右,含氮量1.6%至1.8%,培养料仍能嗅到较浓的氨味,颜色深红色或棕灰色;二次发酵(后发酵)前发酵结束,趁热把培养料搬到菇床架上,由上层至下层堆放。堆放时要求料疏松,各种原辅材料混合均匀,厚度基本一致,堆成拱形料面,密封菇房,让其自然升温,时间约20小时左右,然后用蒸汽加热升温,升至空间和料温均达58至62℃,维持该温度8至10小时后进行消毒,消毒后通风换气,把料温降至48至52℃,并维持该温度培养3至5天,即可停火。同时逐渐加强通风使棚内温度降至40℃,之后打开全部通风口降至常温。发酵结束后培养基质量要求:表层和内部可观察到较多白色菌丝体,培养基颜色变为褐色,手握培养基柔软而有弹性,不刺手、不粘手,有料香味、无氨臭味;含水量65至68%,PH值7.4至7.7,碳氮比为20至23:1,含氮量在1.7至1.8%。
        4、料床布置及播种。料床布置当料温降至28℃以下便可整床播种;播种方法先取菌种总量的三分之一撒播料面,用手指(五指)插入料中,稍振动料表层,使菌种均匀落入料中3至6厘米处,把剩下的菌种撒播在料面上,整平后轻轻压实;播种量1.5至2瓶/平方米(每瓶重量1斤)。
        5、播种后的管理。播种后前3天若温度不超过28℃,一般不通风,3天后菌丝向料面延伸,可适当进行通风,7天左右菌丝布满料面,即可打开全部通风口,促进菌丝向料内生长。
        6、覆土及覆土后管理。覆土取远离房的林间地和菜园地的粘土、壤土,打碎晒干后粉碎为大如花生豆,小如麦粒的小土料。每100平方米栽培面积用土3方,用少许石灰将PH值调至7.5至8.0;调水覆土后3天内,采用轻喷细喷的方法,把土层水分调足调透,标准是捏成饼、搓成团,不粘手。此时调水一定要打开门窗和通风孔,直至表面水迹收尽。
        7、出菇期管理。出菇期水分管理应掌握菇多时多喷,菇少时少喷,前期多喷,后期少喷的原则;温度及空气相对湿度的调节蘑菇出土后,温度保持13至16℃,湿度保持在90%左右;通风出菇后必须保持空气新鲜,随时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8、病虫害防治。主要病虫害双孢菇病虫主要有:褐腐病、褐斑病、细菌性斑点病、木霉、青霉、曲霉、毛霉、链孢霉、菇螨、菌蝇、菌蚊、瘿蚊、跳;防治原则坚持以预防为主,出菇期禁止使用化学农药;预防方法严格检查种源,净化栽培环境,菇房安装纱门纱窗,培养残料要及时运离生产场地,使用前一周要严格消毒;防治方法菇蝇、菇蚊用纱门纱窗阻隔,室内用黑光灯诱杀;蛞蝓采用人工捕捉或撒石灰、食盐驱杀。
        三、采收按照收购标准
        采菇一定要及时。在第一、二潮的高峰期,子实体生长速度特别快,为了保证质量,一天需采菇2至3次,采菇时,动作要轻快,削根要平整,一刀切下,注意菇体整洁,防止菇体带泥。采收后趁鲜上市或移入冷库。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