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模式化栽培平菇高产新技术

    发布时间:2012-03-2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平菇形态悦目,香味浓郁,肉质脆嫩,味道鲜美,最深受广大市民欢迎的一个食用菌新品种,平菇栽培容易,适应性强,生产周期短,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成为北方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好途径。
    一:栽培季节,平菇试温范围广,发菌温度15-35度,均可出菇2-36度,华北地区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秋冬季种菇可选中低温型菌种如:杂丰280,优选116、特抗650、2026。夏秋季节可选用中温偏高菌株。如优选116,黑丰90、早秋615、双抗黑平,华北地区自然栽培安排在8月1日-12月20日期间最为适宜。温度合适发菌快,产量高,市场价位高。二:花生壳等农作物秸秆均可种植,在棉籽皮价位高于每吨500-600元以上的,可选玉米芯作为主料栽培,产量接近棉籽皮,但成本是棉籽皮的三分之一。
    配方一:棉籽皮90斤,麦麸4-8斤,酵素菌0.2%,生石灰3-4斤,百菌静0.1%,水120-140斤+稀土微肥(适合秋末冬初)
    配方二:棉籽皮100斤,尿素1%,二胺1%,石灰3-4斤,酵素菌0.2%,百菌静0.1%,水120-140斤+稀土微肥(适合全年种植)
    配方三:玉米芯80斤,麦麸10-13斤,尿素2%,石灰3-5斤,酵素菌0.2%,百菌静0.1%,水130-140斤+稀土微肥(本配方适合秋冬季栽培、成本相对低,出菇快,产量高,加30%棉籽皮效果还好)
    配方四:玉米芯80%,菇牛15%(食用菌生物肥),酵素菌0.2%,麸皮5%,石灰5%。本配方适合华北,东北秋冬季栽培、原料多,成本低,出菇快,产量高。
    三: 拌料、发酵、按以上配方拌料,对拌好的在配料堆积升温发酵处理。当料温内部温度升到55度-65度以上时翻料一次,把堆内外充分混合后,在堆积使其升温发酵,经过3-7天后在酵素菌及高温共同作用下,使培养料变成平菇菌须容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同时高温可以培养料内大部分虫卵和杂菌,成品率大大提高(发酵时间,早秋-冬初3-4天,冬季5-7天)
         发酵料成熟的标准:无酸味无臭味,无任何异味,有大量的放线菌丝,有发酵的香味。
    四: 播种、装袋:准备好播种的培养料要求干湿均匀,培养料含水量不超过65%,手握紧,手指间有水滴形成即可。
    1平菇栽培用袋,长*宽=22*46的高密度低压塑料袋。一般每袋四层菌种,三层培养料。每层都要压实装紧。
    2菌种量,夏秋季的用菌一般为干料量的20-25%,冬季为干料的20%-22%,菌种量适当稍足一点,发菌快、抗热、抗病毒。
    五:另附我中心多年种植总结的种菇4要点:1:温度不能高。无论是发菌期间,还是出菇期间,菌袋的温度同出菇垛温度,均不宜超过30℃。2:水分不能打。重点是拌料水分,用手握紧,手指间有水滴形成而不下滴为宜。3:通风。装完菌种的袋子,轧空通风,袋内通风是种菇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良好通风是发菌成功的保证。4:夏秋季节,严防虫害的发生,拌料时可适当拌入一定量的敌敌畏,菇虫净等高效低毒的农药,以免造成药害,出菇期间严禁使用敌敌畏。
    六:养菌及出菇管理: 1:发菌场地要求:荫凉通风,光线不宜太亮的场地。如:闲置的厂房,旧房,库房,蘑菇棚,林荫地等,注意蘑菇温度,在温度高应该注意24小时通风。2:培养菌丝时,其排列情况要看气温灵活掌握。温度高时,可单行双行放置。温度低时,可4-5层排放,也可多行并列,这样可以增温,有利于菌丝生长。注意勤观察,每隔3-5天倒一次直到菌丝长满菌袋。3:发菌出菇最好实行两场制,发菌场地和姑棚都应该严格消毒。经试验一公斤甲醛加30水制成的消毒液喷洒场地,关闭门窗48小时后可通风,消毒效果非常好,能有效防止黄菇病的发生。4:出菇管理阶段,不能往菇蕾上浇水,只能往墙壁和地面上浇水,保持空气湿度90%左右,并24小时通风,防止吹干菇体,并能有效防止黄菇病。5:资料未尽事宜,用户可直接咨询.
        优质高产的菌种,真诚的服务是您成功的保证。抗病、高产、高效益是我们合作的结晶。不求价格最低,但求质量最好,专业专注,真诚服务
        南和县食用菌产业中心
        河北省食用菌科研生产联合会
        南和县灵芝艺术研究会
        地址:南和县路庄开发区
        乘车路线:南和县城4路、5路公交车路庄菌种厂站下车
        电话:0319-4648555。联系人:路红英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