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2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平菇栽培的环境条件应具备光照弱,温湿度易控制,通风良好等特点。平菇栽培多依靠菇棚、土窑洞等,杂菌污染较重,温湿度不易控制。2007年以来,笔者在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农林局农业高效园区进行了半地下式塑料大棚栽培平菇试验,结果综合效益高,年纯收入可达2万元/667m2以上。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半地下式塑料大棚建造
在园区内选择地势较高,光照充足的地块,建造半地下式塑料大棚。其规格为深1.5m,棚高2.3m,宽2.5~3.0m,长25m。在塑料膜上覆盖玉米秸、麦秸等作物秸秆,用来遮阳和冬季保温。塑料薄膜贴地面,每隔3m相对留通风孔1个。
2 半地下式塑料大棚综合应用
在半地下式塑料大棚两边栽培丝瓜、苦瓜、南瓜、梅豆等蔬菜,使其菜秧爬满棚面,可将棚面上的秸秆及棚膜牢牢固定,既起到遮阳和固定作用,又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大棚内除菌墙栽培平菇外,还可进行覆土地栽。地栽平菇生物学转化率在150%左右,甚至达200%,比菌墙增产15%~25%。同时,该模式也便于平菇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3 半地下式塑料大棚栽培平菇的优点
3.1 杂菌污染率低 大田建造半地下式塑料大棚栽培平菇,杂菌感染率明显降低。与庭院栽培相比:田间污染源减少,不利于杂菌生存;通过光照、高温和冬冻等可杀死大部分细菌。据调查:大棚栽培杂菌感染率仅为3%~5%,而庭院杂菌感染率则高达10%~15%,杂菌感染率降低7%~10%。
3.2 温度适宜 半地下式栽培平菇,具有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等优点,比较适合平菇生长。据测定:平菇11月初装袋,半地下式塑料大棚发菌仅需20d,而房屋、棚舍发菌则需30d以上;大棚昼夜温差可达10℃,比室内平均温差6.7℃早出菇3~5d;严冬时棚内人工加温,升温快,保温效果好,可缩短冬季出菇时间,提高平菇产量和品质。
3.3 湿度调控容易 平菇出菇期,半地下式塑料大棚内每天只需喷1次水,空气湿度即能达到85%以上;而房舍内平菇每天喷2~3次水,空气湿度才能达到85%。高温干燥天气,半地下式塑料大棚栽培平菇可大水普灌,长时间保湿,而房舍栽培则不易大水普灌,且保湿时间短。CO2浓度超过0.03%时,就会出现畸形菇,并抑制子实体生长。应在保证适宜温湿度情况下,加强通风。半地下式塑料大棚通气只需打开棚膜上相对的通风口即可通风换气。因大棚建在田间,且棚面上攀缘有蔓生植物,空气清新,含氧量高,十分利于平菇生长,而平菇放出的CO2可供蔬菜光合作用吸收。
3.4 光照适宜 在棚膜上覆盖作物秸秆和爬满菜秧情况下,半地下式塑料大棚内光照可调节至100lx以上,非常适宜平菇各阶段生长。
4 小结
半地下式塑料大棚栽培平菇,易管理、好操作、省工省时、产量高、效益好,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这种栽培模式,投资少,易建造,便于进行平菇大规模专业化生产,且大棚栽培平菇可菌菜间作套种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