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食用菌“安全过冬”全知道

    食用菌“安全过冬”全知道

    2023香菇产业会员推荐品牌

    2023香菇产业会员推荐品牌

    2023食用菌行业名特优新推荐品牌

    2023食用菌行业名特优新推荐品牌

    第五届全国(河南·嵩县)香菇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胜利闭幕

    第五届全国(河南·嵩县)香菇产业创新...

    2023北方地区现代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六届全国菌需物资博览会胜利闭幕

    2023北方地区现代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

    菌业强农 乡村振兴 我们一直在路上

    菌业强农 乡村振兴 我们一直在路上

    鸡腿菇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2-08-1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鸡腿菇的拉丁学名为Goprinus comatus(Mull.ex.Fr.)S.F.Gray,别名为毛头鬼伞。鸡腿菇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鬼伞目、鬼伞科、鬼伞属。

    鸡腿菇营养丰富、菌肉肥厚细嫩,味道鲜美可口,菇形似鸡腿,故名之。其色、香、味俱佳,可与草菇相媲美。食用方便,可用清水浸泡后,直接与鱼肉蒸、煮、炖、爆炒。鸡腿菇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具有药用功能。中医学认为:鸡腿菇性平、味甘,益脾胃、助食欲、利消化、治痔,还能降血脂,有清神治痔之功效。可治疗糖尿病,降低血糖具有明显疗效。鸡腿菇栽培粗放、产量较高,制成干菇或罐头均受欢迎。特别是脱水速冻鲜销,尤为上乘。目前在日本等国己大面积栽培,它将成为食用菌界一颗新星。该菇在北京、厂州、浙江、福建的餐馆见市,现已逐步推厂并被人们所喜爱。

    ㈠生物特性

    1、形态特征

    鸡腿菇子实体群生或单生,高10~30厘米。菌盖初呈圆柱形,表面光滑,带淡锈色,后渐成形,表面开裂成反卷毛状鳞片,顶端表面颜色渐深且不开裂。菌柄白色、中空、有弹性、具丝状光泽,基部膨大向上渐细,长5~20厘米,粗1~3厘米。菌环白色,易上下移动,脆薄易脱落。菌褶稠密,与菌柄离生,初呈白色,开伞后渐由粉红色转为黑褐色。抱子黑褐色、光滑、椭圆形。

    2、生态习性

    夏秋雨后生于田野、果园中。世界上各国均有分布。我国主产于北方各省。

    3、生活条件

    ⑴营养

    由于鸡腿菇是粪草类大型真菌。所以粪草、棉籽壳、皮等均可为鸡腿菇提供大量的氮源与碳源。并且还具有必需的维生素。

    ⑵温度

    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士2℃。子实体最适生长温度为17℃士3℃。

    ⑶湿度与水分

    培养料含水量为60%,空气相对湿度在菌丝生长阶段为80%,子实体生长阶段为95%。

    ⑷酸碱度

    菌丝生长PH在6.8~7.2之间。

    ⑸光线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光线,子实体生长阶段需50~300勒克斯散光照灯。

    ⑹空气

    菌丝对二氧化碳忍耐程度较高。子实体形成需大量氧气。

    ⑺其他

    子实体形成需有益微生物群系的存在,在子实体形成过程需机械物理刺激,有利于出菇。

    ㈡优良菌株介绍

    目前国内栽培的鸡腿菇品种有20多个,有的是从国外引进的,大部分是对本地野生种驯化培育的。现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是CC168和CC173。

    1、CC168菌株

    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10℃~35℃,最适温度20℃~30℃,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 8℃~30℃,最适温度12℃~25℃。该菌株发菌快,菌丝致密、洁白,子实体单生,一般个体重20~50克,最大400克,个体圆整,鳞片少,乳白色,不易开伞,适宜加工销售。生物转化率107%~150% 由日本引入。

    2、CC173菌株

    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10℃~35℃,最适温度20℃~30℃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8℃~30℃,最适温度12℃~22℃。该菌株菌丝生长快,浓密,洁白,子实体丛生,但易开伞,菌柄较长,脆嫩,无纤维化,每丛重0.5~1公斤,最大丛重达5公斤,适宜鲜销。生物转化率110%~150%。产地浙江。

    3、CC944菌株

    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20℃~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16℃~25℃。菌丝生长快,旺盛,浓密,边缘整齐,生势好,菇体较大,柄粗,丛生。生物转化率90%产地江苏。

    4、CC988菌株

    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2℃~33℃ 子实体生长温度4℃~27℃范围。 菇体白色丛生,鳞片少,不易五花八门上,菌柄中等长,味美,适应性强,转潮快。生物转化率130%。产地山东。

    ㈢产前准备

    本文主要介绍庭园式周年生产技术,即家庭工厂化食用菌生产模式。

    1、菇房及设施

    ⑴基本设施要求

    原料场地及处理场所,灭菌、接种设施,发菌培养室和出菇房等。

    ⑵出菇房设置要求

    出菇房可用空闲民房或采用普通的建筑材料建造,墙面用黄沙水泥粉刷,粉刷层要求厚一些,要求抹紧抹光,地面为水泥地坪;菇房地面积30平方米左右,长8米,宽3.8米;屋内距地3米以上处,用泡沫塑料板保温材料吊平顶,起保温保湿作用;一般民房宽度为3.8米,只能设置一大一小两排床架,床架可用33角钢或木材制作,中间大床架宽1.2米,一面边墙的小床架宽0.8米,床面共4层,可用竹片铺床面,底层床距地面30厘米,顶层距吊顶1.2米左右,床面间距 55~60厘米;走道宽70厘米左右;菇房配置2匹家用空调1只,安装在中间走道一头的墙上方;中间走道的另一头设置上下通风窗(50×80厘米),下窗底边距地面10厘米,上下窗间距1米,另一条走道也需开通气窗;为了便于操作,菇房可对开两个门,要求门窗关闭时应密封性好,并设置纱门窗,通风时防止虫害侵入。

    ⑶环境卫生及消毒

    环境卫生是食用菌栽培的重要保障,应该时刻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做到清洁生产。一批菇栽培结束后,应及时将废料清理出菇房,要将出菇房清洗干净,待床面竹片晾干后,用克霉灵药剂将竹片正反面、地面、墙壁全部打湿,然后用气雾消毒剂进行消毒灭菌,最好采用臭氧消毒方法,此法安全、可靠、彻底。

    2、菌种制作

    ⑴母种转管

    母种培养基为PDA或CPDA,制作方法参照前文相关内容。鸡腿菇母种培养温度为22℃~25℃。

    ⑵原种制作

    ①培养基

    A)    发酵棉籽壳96%、麸皮2%、石灰2%,料水比为1:1.1~1.2。

    B)    发酵棉籽壳80%、麸皮10%、玉米粉8%、石灰2%,料水比为1:1.1~1.2。

    C)    麦粒100份,麸皮、石灰、石膏粉分别为麦粒重的4%、3%、0.5%。

    ②培养基配制和分装

    A、B培养基配制方法:先将石灰溶于1.1~1.2倍的培养基量的水中,然后将培养基主辅干料先均匀拌和,再加入石灰水拌匀。培养料拌好后,应立即装瓶,参照前文有关内容。

    麦粒培养基配制方法:先将石灰溶于水中,麦粒投放石灰清液中浸泡,要求麦粒充分吸足水分,透心有弹性。浸泡时间应视气温高低而定,气温高时浸泡时间短些,气温低时浸泡时间长些,夏季浸泡时间约为24小时,冬季约为48小时。浸泡结束后,将麦粒捞出,沥至无水滴,摊开麦粒撒上麸皮和石膏粉,均匀拌匀,在拌料中千万不能破损麦粒。每瓶装麦粒(干重)180克左右。

    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过程参照前文菌种生产技术有关内容。

    栽培种制作方法与原种相同。

    3、栽培菌袋制作

    ⑴栽培原料

    鸡腿菇是草腐菌,秸秆、棉籽壳、废棉等都是鸡腿菇的培养材料,但要求先发酵腐熟,且发酵的质量与其产量有直接关系。另外,栽培草菇、金针菇的下脚废料也可作为鸡腿菇的培养料,而且不需要发酵,直接打碎就可装袋。

    ⑵栽培料发酵

    先将棉籽壳或废棉充分预湿透,然后建堆发酵,堆宽1.5米,高1.5米,长度不限。共翻堆3次,程式5-4-3。翻堆时要充分耙松打碎,翻堆后要在料堆腰部打通气洞,通气洞间距40厘米,防止料堆发生厌气。发酵好的料应显深咖啡色,有特殊的菌香味。

    ⑶培养料配方

    A)    棉籽壳(腐熟料)80公斤、麸皮20公斤、石灰4.5公斤,料水比1:1.1~1.2。

    B)    棉籽壳(腐熟料)80公斤、废棉(腐熟料)40公斤、玉米粉4公斤、麸皮6公斤、石灰4.5公斤,料水比1:1.1~1.2。

    C)    草菇菌糠60公斤、棉籽壳20公斤、麸皮20公斤、石灰3.5公斤,料水比1:1.1~1.2。

    D)    金针菇菌糠50公斤、棉籽壳30公斤、麸皮20公斤、石灰5公斤,料水比1:1.1~1.2。

    ⑷装袋、灭菌、冷却、接种

    采用20×45厘米的塑料简筒,将筒袋一头用塑料丝扎紧,然后从另一头装进培养料,要求袋料松紧适度,即两头紧、中间松,袋壁紧,袋心松,料装好后扎紧袋口。灭菌方法与原种要求相同,由于菌袋较大,灭菌的时间应适当延长,否则灭菌不彻底。灭菌的菌袋放到接种室冷却至28℃,接种前须用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灭菌,20分钟以后即可在接种室进行开放式接种。菌袋两头接种,并放置无菌棉塞扎好,有利菌袋内外气体交换。

    ㈡栽培技术

    1、发菌期管理

    ⑴菌袋叠放

    将接好种的菌袋堆放在灭过菌、干净、暗光的培养房内。高温季节发菌,菌袋作“井”字型排列。温度低时,菌袋可重叠排列,但不易叠得太高,避免重压,影响菌丝生长。

    ⑵培养管理

    菌袋初进培养房2~3天内,尚未产生料温,培养房的温度可设置在23℃~25℃;3天以后,由于菌丝生长,菌袋开始产生热量,要勤观察,防烧菌,应逐步将室温下调至20℃~18℃;接种7天后,是菌袋产生热量最多的时候,原则上要求两层菌袋之间的温度不能超过26℃;接种10天后,料温自行消退,此时可将培养房温度上调到23℃~25℃。发菌期间要保持培养房空气新鲜,以利于菌丝健壮生长,特别在料温升高阶段,同时也会产生大量废气,所以要重视培养房的通风换气。夏季气温高,可在早晚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通风换气,一般通风15分钟;冬季选在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通风。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左右。发菌期间,注意及时翻菌袋堆,检查菌袋内菌丝生长情况,发现有杂菌污染时,应及时进行处理;翻袋堆时,注意调整菌袋上、下、内、外的位置,以利于各袋菌丝均匀地接触空气,促进菌丝均衡生长。

    2、出菇管理

    ⑴脱袋

    夏季一般20多天菌丝长满菌袋,春秋季25天菌丝长满菌袋。一般发菌满袋后2~3天就可脱去塑料袋进行覆土栽培,也可延长1~2星期后脱袋,但此间不可受高温影响,否则会影响菇的产量和品质;如果在冬季自然温度条件下,发菌满袋后过1~2个月也不受影响,鸡腿菇菌丝耐寒性较好,零下3℃冻不死。由于鸡腿菇的菌丝具有较强的抗衰老能力和不沾土不出菇的特性,栽培菌袋长好后,可以在低温、干燥、干净、光线较暗的菌种房内进行贮藏,待栽培生产时,再移入出菇房覆土出菇。

    ⑵床架排袋

    床架上铺垫地膜,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排列在床面上,要求平整,菌棒之间留有空隙3~5厘米,便于填土。

    ⑶覆土抹边

    覆土可用菜园土、稻田土,一般表层土不用。取土前在土层表面撒01%尿素,土翻好后撒1%石灰,然后将土捣碎,并与石灰拌匀。土粒大小不等,大的2-3厘米,小的细如豆粒。覆盖土要求是土质疏松、通气性好、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须进行杀虫灭菌处理。覆土不可过干或过湿,要求将覆土的湿度调至以手握成团、触之即散为宜。覆土过干上床后,难以调水,土粒中心湿不透;如果覆土过湿,菌棒之间空隙难以填满,容易引起低部位结菇,俗称“穿堂菇”,对影响产量很大。因此,土覆上后要用短齿耙进行耙梳,使菌棒之间的空隙填满土,再在菌棒上面覆盖一层土,厚度2~3厘米。菇床的菌棒四周用潮湿的覆土抹上,在抹边之前用水将四边的菌棒淋一下,抹边的覆土不要抹得太紧太光,只要抹上不掉就行。

    ⑷调湿发菌

    当覆好土抹好边后,就要进行调水。一次性调重水,调至大土粒中心湿透。然后紧窗发菌。温度为25℃。一般10~15天形成子实体原基,20~25天就可开始采收。当天气干燥时,如冬季菇房空气湿度偏低,可在发菌前期床面加盖地膜,最好是无纺布,以便保持适宜的湿度。如果床面湿度过高,可在调水后10天时原基形成前,在床面上撒一层干细土。细土要过筛,黄豆般大为好。

    ⑸温度调节

    在子实体原基形成前,菇房保持恒温25℃,当原基形成时,就应将室温逐渐下调2℃~3℃,当子实体全面形成,室温控制在20℃~22℃。随着子实体不断长大,温度逐渐下调。子实体1厘米时,温度调至18℃~20℃,18℃为最宜。温度高,菇肉松,品质差。待第一潮菇大部分采摘后,又可将温度逐步调高,当第二潮菇的子实体原基形成后,再按上述要求逐步下调温度。

    ㈢采收

    1、采收期

    鸡腿菇的子实体长至圆柱形、菌高8~12厘米、菌盖直径2~3厘米、菌盖与菌环未分离或刚显松时,是最适宜的采收时间。这时的菇体味道鲜,形态美,菇的质量好。若不及时采收,子实体成熟后,菌盖边缘由白色变为浅粉红色,进而开伞产生大量黑色的孢子,菌褶很快自溶成黑色的墨汁状,仅留下菌柄,便完全失去商品价值。鸡腿菇生长到钟形期后,成熟非常快,所以应特别注意及时分次采收。采收旺季,每天早、中、晚各采收一次。

    2、采收方法

    采收要求:采大留小,不带幼菇,不连根拔起,不伤土层菌丝。

    采收时,应一手按住基部的培养料,一手握住子实体轻轻转动。丛生的菇,由于菇丛很大,其个体成熟度不一,为避免采收时伤害幼菇,可以先将部分应采收的个体用刀子从子实体基部切下,防止带动其他菇体而造成死菇。

    鸡腿菇子实体采收后,用刀削去基部泥土,直接进入市场鲜销,或进行保鲜和加工。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