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8-3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常规食用菌生产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工厂化生产,但对设施条件要求较高,一般投资都在上千万元以上,因此发展有局限性,不宜大范围推广;另一种是家庭式生产模式,主要以温室、大棚为栽培场所,菇房和生产设备相对比较简陋,散布在近郊各区,难以规模化生产,而且每亩菇棚投入需要5万元以上,大面积发展同样受限。这两种固定设施的生产模式由于连年生产,容易造成环境恶化,杂菌丛生,病害加重,造成减产甚至绝收;防病用药还有造成产品污染、农药超标的危险。
北京拥有各种林地约1000万亩;适合栽培食用菌的平原速生林有120万亩左右。利用林地进行食用菌生产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一是林地资源丰富,取之不尽,可大面积规模化种植。发展食用菌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可以缓解农林争地的矛盾。二是林地枝繁叶茂,树冠遮荫,无须建房搭棚保温,减少了设施投资成本;三是林间氧气含量充足,比林外温度低、温差大、空气湿度大,适合食用菌生长,生长条件来源于自然,无需人工创造气候条件,管理粗放,省工省力。四是林地空气清新,没有污染,可以生产无公害食品,生产的食用菌品质好,菇味浓,营养丰富。五是食用菌生产用过的废料可以用作燃料,也可直接为林木生长提供有机肥,既可以促进树木生长,也减少了废料处理,符合生态农业的要求。
林地食用菌栽培就是把已经发好菌丝的菌棒(料)堆放在林间空地里进行仿野生式生产。林地生产食用菌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一亩林地一般可获得效益5000元以上,高的可达2万元以上,效益高于种植其它农作物。由于效益很好,今年京郊栽培面积迅速增加,通州1万亩,房山和顺义都超过1000亩。
栽培方式:选择4~5年生遮荫达到70%以上的人工速生林地(树势偏弱的林地可适当增加遮阳网等辅助措施,以改善遮荫度),将提前准备好的食用菌棒(要求发好菌或接种点菌丝连成片的菌棒)或堆沤好的菌料,在4-8月移入林地,即可进行食用菌生产。入林时间:白灵菇3月下旬―4月底;香菇4月中旬―5月底;木耳、平菇5月上旬―6月底;双抱菇7月初―8月初。白灵菇采取地埋方式,即在林地内做1.5-2米的平畦,将菌棒平放在畦内,覆土2厘米左右,可延长供应期2个月左右,并实现循环再次利用;香菇和木耳采取单摆式栽培,或结合观光农业进行架式栽培,方便游客观赏和采摘;平菇采取地埋或墙式栽培;双孢菇采用地埋式栽培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菌棒入林后注意调控林地温度和湿度,最大限度满足食用菌生长需要,实现丰产丰收。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