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0-2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蘑菇的生长发育对温度要求非常敏感,较高的温度对蘑菇生长发育不利,因此,栽培蘑菇的适期一般是冬季和春季。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近几年来有些地方都在尝试进行秋季栽培蘑菇,为此本文将秋季栽培蘑菇应注意的几个突出问题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与海拔 根据蘑菇的生物学特性,其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6—32℃,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是7—25℃。因此,蘑菇栽培地区大多数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然而世界最大的蘑菇场却建在热带印尼。印尼爪哇Dieng djaga公司在荷兰技术的合作下,是利用高海拔山区气温较低,于上世纪90年代,在位于中爪哇岛Yokjakarta城的西北,海拔2000m的高山上建成年产30000t鲜菇场,进行周年栽培蘑菇,这是我国发展蘑菇秋季栽培的很好借鉴。我国高海拔山区,在一定的季节、平均温度将达到适当的范围,就适合栽培蘑菇,但是在福建的大部分地区秋栽蘑菇,对海拔高度的要求至少在900—1200m以上才能进行晚秋栽培,并且栽培时间越早,要求的海拔高度就越大,纬度越低,要求的海拔高度也就越高,否则前期菇蕾死亡就多。
2 菌株的选育 蘑菇秋季栽培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高温。近年来,我国蘑菇优良菌株的选育工作进展很快,但到目前为止,能耐高温的菌株仍甚少,有些菌株能耐一定的高温,可是产量和质量不理想,这也是当前夏秋栽培蘑菇难以大规模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秋栽蘑菇既要选择高海拔地区,又要选育好较耐高温的菌株。目前一般适合于高海拔地区秋栽的蘑菇菌株仅有As2796和一些贴生型菌株176号及高温蘑菇,高温蘑菇显然能耐38℃的高温,但产量不高。
3 菇棚的设计 菇棚大小影响热辐射能的吸收和气体的交换,从而影响棚内的生态小气候。因此蘑菇不同季节栽培对菇棚设置要求不同。一般冬春菇棚宜小,夏秋菇棚宜大。闽东地区冬春栽培蘑菇,菇棚一般200—250平方米居多;上海郊区晚秋栽培,菇棚一般为900—1100平方米居多,但这么大的菇棚冬季通风换气不理想,二氧化碳等沉积严重。印尼的绿色巨人公司1980年设计的菇棚每个250平方米,1988年设计菇棚每个600平方米。因此笔者认为,秋栽蘑菇的菇棚设计以650—850平方米为宜。
4 死菇现象 秋季栽培蘑菇,出菇时由于高温等影响,常常发生部分小菇蕾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严重时床面的小菇蕾成批死亡。但必须注意的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单纯高温所致,而是许多不利因子都会造成菇蕾死亡。常见死菇原因有以下几种。①持续高温死菇:菇房持续25℃以上高温,小菇蕾营养倒流回菌丝体,导致营养和水分缺乏;②管水不当死菇:主要有高温时喷关门水及喷水过多过少等;③出菇过密、部位过高死菇:主要覆土层偏薄和出菇水喷施不及时等造成;④酸碱度不适死菇:覆土和施用水pH值过低过高影响菌丝细胞内的酶活性、细胞膜的透性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收能力;⑤通风不良死菇:通风不良、氧气不足,有害气体沉积,影响正常新陈代谢活动。鉴于上述原因,秋栽蘑菇要防止死菇,必须在避免持续高温影响的同时,也要防止覆土材料和用水的pH过高或过低,注重通风换气和科学管水,做到“结菇水要狠,出菇水要稳,转潮水要重,维持水要常”,“晴天多喷,阴天少喷,菇多勤喷,菇少慎喷”的管水原则,避免喷关门水。
5 病虫害防治 秋栽蘑菇病虫害猖獗,发生的种类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竞争性杂菌的石膏霉;侵染性病害疣孢霉病、褐斑病、软腐病等。应采取“预防为主,用药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5.1 菇房消毒 菇房建造在无污染源的地方,搞好四周的清洁卫生,并做好菇房消毒处理,培养料要进行二次发酵。
5.2 做好土壤消毒 可采用暴晒处理和药剂处理两种。暴晒处理,是将取回备用的土壤置于晒谷坪或其他洁净场地暴晒3—5天。药剂处理,是用药剂消毒覆土,一般110平方米的覆土喷疣孢净或施保功等药剂1000倍液100kg左右,盖膜堆闷24小时以上,然后打开散气后即可上床覆用。
5.3 科学管理 菇房用水应注意水源卫生,不可使用有污染的田水、沟水;要加强通风换气,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高温高湿诱发病虫害。要及时清除废物垃圾、菇头菇根和罹病子实体,防止病虫源侵入传播。
5.4 药剂防治 ①白色石膏霉:在被污染的培养料面上撒石灰粉覆盖,杀灭该菌菌落,并中和病菌繁殖产酸。②疣孢霉:用0.1%疣孢净等按110平方米用50kg药液喷洒菇床。③褐斑病:用0.1%多菌灵、施保功等选一种喷施罹病子实体周围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