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0-2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在平菇传统栽培的基础上,覆盖颗粒土壤能很好的调节培养料的水分,刺激菇体形成,防止杂菌染污,补充养分,能使鲜菇产量提高30%—50%。
1、土质选择
以稻田表土以下10厘米、直径为1—2厘米土壤颗粒最好。因为这层土壤孔隙多,含水量大,喷水后不易散烂,而且没有其他杂质沾在菇体上,保证产品质量。
2、覆土时间
以发满菌丝后覆土为好。因这时覆土出菇早,转潮快,产量高,易管理。采用袋筒栽培的以发满丝后脱袋覆土。
3、覆土厚度
以2—3厘米为宜,一般以覆土不见培养料为度。过薄达不到最佳效果,过厚菌丝爬土时间长,出菇慢。
4、覆土后的管理
主要是水的管理。第一次应洒重水。标准是:使土粒充分含水,土粒中心无白心,但不能有水下渗到培养料中。水质以干净的池塘水为好,可以加入1%—3%的石灰,使水偏碱性,既可防止霉病,也可调节酸碱度,还可补充钙质肥料。第一次洒重水之后,一般可不必再洒水,只有当土粒表面出现白色干燥时可以适当洒水。采菇结束后,应清理料面上的残菇杂物,适当干燥1—2天,然后看土料干湿程度洒水,重新使土料大量含水。水中可添加一定量的糖或尿素,以补充养分的消耗,以后不必再洒水,让其自然出菇。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