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0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近年来,灌南县将发展和壮大食用菌产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食用菌机械化生产水平,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促进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该县先后被认定为“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县”“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江苏省食用菌产业基地县”“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示范县”“全国食用菌文化产业建设先进县”。
一、食用菌机械化高效栽培产业发展情况
(一)发展现状
全县食用菌以机械化为主导的高效栽培企业近60余家,已经成为我国食用菌工厂化高效栽培第一县。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重点推广机械打包、高压脉动抽真空灭菌、净化室流水线接种、叉车搬运、智能化调节生产环境等技术。每天菌包制作规模突破260万袋,日产鲜菇约1 100t,2014年全县食用菌总产量39.8万t、总产值35.1亿元,创造就业岗位逾2万个,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在3万元左右。每年吸收利用木屑、秸秆等农林产品下脚料逾50万t,间接带动农民增加收入超2亿元。创建无公害、绿色、有机品牌100余个;“灌南金针菇”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安镇获批国家“一村一品”示范镇;香如公司的“香意”杏鲍菇荣获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江苏省“名牌产品”。
(二)发展历程
20世纪80—90年代,灌南县当地菇农开展双孢蘑菇规模化大棚种植,栽培面积达逾110万m2,年产量达7 000 t以上,市场交易额达1.4亿元,平均效益13.5万元/hm2左右。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产业规模渐趋减缩,该县食用菌产业规模逐渐由全县14个乡镇减缩至花园、三口和新安等3个乡镇,经济效益同比明显下降。2006年来,栽培品种由平菇等常规品种改换为市场效益高的纯白金针菇、秀珍菇等新品种,栽培模式由季节性大棚改换为机械化高效栽培,全县食用菌产业强势崛起。目前,已建成了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中心、其他乡镇为辅的良好食用菌产业格局,集聚发展香如、裕灌、联农等大型食用菌机械化生产企业,产销形势良好。
(三)发展措施
一是明确发展思路,做好产业规划。食用菌机械化高效栽培产业起步之初,便实行“走出去”与“请进来”战略相结合,组织技术人员和菇农大户到福建古田、浙江龙泉以及山东青岛等地参观学习,积极邀请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张金霞等业内知名学者指导,聘请李玉院士为特别顾问,通过一系列规划措施让这一新兴绿色产业,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二是强化政府引导,加大政策扶持。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机械化高效栽培产业发展,多次召开专项工作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全县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每年财政项目资金优先用于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吸收。通过政策扶持,食用菌机械化高效栽培企业单体规模不断扩大。三是强化机制创新,打造发展平台。健全市场流通机制,建立准确、快速市场信息网络,形成功能完备、服务能力强的产品营销体系。积极推动多元化资本投入机制,以社会资本为主,政府扶持引导为辅的原则,形成工商、民间、扶持资本等多元化投入产业的喜人局面。不断创新运行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市场+龙头+基地+农户”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四是发挥科技作用,做好示范推广。以服务全县食用菌机械化高效栽培产业为宗旨,加大经费投入,充分发挥中国农科院、李玉院士团队2个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和灌南县食用菌研发中心作用,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关键技术科研创新工作。积极为全县食用菌机械化高效栽培企业、基地和大户提供技术指导与培训,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问题,保证全县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二、采用的机械化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灌南县积极引进食用菌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优化生产工艺。食用菌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是集模拟生态环境、智能化控制、自动化机械作业于一体的生产方式,具有封闭式、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周年栽培化等特点。
(一)培养料机械制包技术
机械制包技术与传统生产上利用手工制作菌包相比,机械打包操作过程安全简单、省工省时,而且成本低、灭菌彻底,有效克服了菌包传统制作方式诸多劣势。拌料前首先要过筛除去木屑中的树皮、树枝等杂质,然后将木屑、玉米芯、麦麸等主要原料倒入搅拌机料斗内搅拌10 min,再加入玉米粉、豆粕粉、石灰等辅料,边搅拌边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15 min便可开始装袋。装袋前用红外线水分测定仪检测水分,水分、pH值高低与原种相同。常选用对折口径(17~18)cm×38 cm×0.005 cm规格的高压聚丙烯塑料袋,使用双冲压装袋机填料制包,每袋装填湿料1.10~1.25 kg,料高18~20 cm,料中间预埋孔径2 cm、长16~17 cm规格的塑料打孔棒,拉紧颈套使其与料面紧贴,用防水透气型专用塑料盖封口。
(二)变温脉动抽真空高压灭菌技术
食用菌传统生产上采用100 ℃常压灭菌要14~20 h,费工费时,燃料成本高,灭菌不彻底,不宜大规模推广应用。高压灭菌技术,第1步是打开排气阀,启动真空泵抽取灭菌锅内的冷空气和送气管道内的冷凝水,当排气管无液态水流出、锅内压力达到0.08~0.09 MPa时停止抽真空;第2步,打开送气阀通入1.5~1.8 kg/cm2高温蒸汽,当灭菌锅内温度达到50 ℃时,停止输送蒸汽,启动真空泵抽真空,当真空度达到0.04~0.06 MPa时停止抽真空,开始继续通入蒸汽升温;当灭菌锅内温度达到70 ℃时再抽真空1次,30~40 min后灭菌锅内温度升至90 ℃,保温10 min;继续升温至110 ℃时保温10 min,接着升温至121~124 ℃,保温保压90 min后灭菌结束。高压灭菌技术是灭菌杜绝残留在冷空气和冷凝水中的污染源,保证培养料理化性质不变,减少养分损失。虽然一次性投资相对较大,但是操作安全简单,省工省时,而且燃料成本低、灭菌彻底,有效克服了常压灭菌的诸多劣势。
(三)空气净化流水线接种技术
传统食用菌接种箱接种速度慢、菌包成品率低等弊端。净化室流水线接种技术,是综合利用空气净化过滤系统、医用超净工作台、制冷机组、风淋室、臭氧发生器、不锈钢自动传送带、电子计件器等仪器设备组建二次空气净化接种室室。接种室温度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空气中的竞争性杂菌孢子得以高度过滤净化,菌包成品率达99.5%。而且环境舒适,接种速度快,接种量实现精准计件,按人均每小时接种菌包数量计算,劳动效率是接种箱的4~6倍,同比提高10%。
(四)大库叠放式高效养菌技术
传统食用菌作坊式季节性生产上,养菌设施因陋就简,环境条件差,培养环境全靠生产者经验把握,环境参数变化较大,菌丝生长同步性差,竞争性杂菌感染率偏高,严重时高达50%以上[1]。大库养菌技术是综合应用温湿度控制仪、制冷机组、换气扇等设备组建面积400~5 000 m2的大型杏鲍菇标准化养菌室,生产者利用电动叉车将摆满菌包的2个培养架叠放起来。空间利用率是普通层架的1.6倍,平均每个菌包培养管理成本降低0.13元。而且竞争性杂菌感染率可有效控制在1‰~2‰,可有效保证菌丝发育整齐一致,菌包成品率和同步性较高。
(五)双孢蘑菇栽培料隧道二次发酵
双孢蘑菇栽培料隧道二次发酵首先是将稻麦秸秆与牛粪粉碎,均匀添加石灰后,在水泥场地上室外建堆预湿7 d,中间翻堆2次,混匀粪草,维持料温55~70 ℃。然后,将培养料转运至发酵隧道,中间翻堆2次,保证料质均匀,维持料温60~78 ℃。7 d后,将培养料移入另一条发酵隧道,再发酵7 d,完成巴氏灭菌和堆料腐熟,整个发酵阶段22 d。与传统在配料发酵技术相比,隧道二次发酵秸秆质地软化,养分转化彻底,更利于菌丝吸收和高产创建。
(六)洁净区臭氧消毒与环境微生物检测
洁净区臭氧消毒技术是利用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在冷却室、接种室等洁净区维持20 mg/kg臭氧浓度,1.5~2.0 h即可杀灭空间和物体表面附着的竞争性杂菌孢子;同时,借助PDA平板检测洁净区微生物孢子量,利用经121 ℃高压灭菌30 min后制作的PDA培养基培养皿平板,放置于洁净区的操作区和角落,敞开培养皿盖15 min后合上盖子,用封口膜封口后置于28 ℃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 h,若菌落数量<3个,则表明该区域相对洁净;若菌落数量≥3个,则表明该区域存在较大杂菌游离孢子,需要加大环境卫生工作力度。该技术一次性投入较少,不仅设备器材可以多次使用,而且可以随时为管理者提供可靠的管理依据。
三、发展建议
近年来,灌南县食用菌机械化高效栽培产业正进入一个外延扩展和内涵提升并举的发展关键期。建议以“一带一路”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坚持政府引导、科技引领、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技术改进步伐,进一步促进食用菌机械化高效栽培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一) 推广应用育菇环境物联网技术,进一步提高产业智能化水平
育菇环境物联网技术是一项现代农业高科技系统工程,涉及到生物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化学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应用[1]。管理者只需按生产要求,根据菇体发育特征和需求远程调控菇房环境参数,保证育菇室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温度误差0.5 ℃,空气相对湿度误差1%。实现数字化精准控制,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智能化精准监测调控养菌和育菇阶段环境参数,有效克服了中央控制系统灵活性不足的缺点,从而达到鲜菇优质、无公害和高产目的。
(二)试验示范液体菌种袋栽技术,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接种水平
部分食用菌企业至今仍在使用枝条麦粒型或木屑麦麸型固体菌种,从母种到原种再到栽培种的制种周期长达70 d左右,批次间菌种菌龄差异较大,用工多、耗时长,优质菌种难以长期保证;而液体菌种袋栽技术,从母种到原种再到栽培种仅需40 d左右,制种周期可以缩短30 d,既省料省工省时,降低制种成本,又可以获得菌龄一致、活力强、质量优良的栽培种,同时还可以用液体菌种转接出菇用的栽培包,养菌周期可以缩短5~7 d,推广应用价值极大,还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生产上存在制种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同时该技术既可以缩短制种周期,又可以提高机械化应用程度。
(三)大力发展食用菌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延伸产业链条
全县当前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均为鲜品销售,缺乏精深加工,普遍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条不丰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鉴于此,建议引进食用菌加工企业,全套引进欧洲堆料和种植设备,建设集生产、加工、出口、科研为一体的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基地,提升食用菌产业的整体层次和深加工能力。( 江苏连云港市农业委员会 逄孝云)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