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食用菌“安全过冬”全知道

    食用菌“安全过冬”全知道

    2023香菇产业会员推荐品牌

    2023香菇产业会员推荐品牌

    2023食用菌行业名特优新推荐品牌

    2023食用菌行业名特优新推荐品牌

    第五届全国(河南·嵩县)香菇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胜利闭幕

    第五届全国(河南·嵩县)香菇产业创新...

    2023北方地区现代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六届全国菌需物资博览会胜利闭幕

    2023北方地区现代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

    菌业强农 乡村振兴 我们一直在路上

    菌业强农 乡村振兴 我们一直在路上

    谈谈平菇的补水问题

    发布时间:2009-03-1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平菇袋栽时,培养料的含水量一般以调为65%左右为宜,此种标准的含水量可满足菌丝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但进入出菇期后,因菌丝生长阶段已消耗掉一定水分,同时空气蒸发也消耗掉部分水分,使得出菇时料内水分已降低不少,只可勉强供给头潮菇生长之所需。但头潮菇采收后,培养料内的水分已被子实体生长时大量消耗,加上是塑料袋袋栽,平时的水分管理根本无法补充到料内去,如不及时向料内补充水分,菇的养分积累和原基分化将严重受阻,长出的菇体菌盖小而薄,菌柄细而长,枯燥无光泽,产量与质量大幅下降。

      实践证明,平菇产量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关键因素在于水。如果出菇期培养料的基质含水量能够达到65-70%,长出的菇体不仅盖大而厚,柄短而粗,而且菇体丰满,色泽亮丽,鲜嫩可口,产量与质量也将大幅度上升。

      为何基质含水量的多与少存在着如此差异呢?这是因为:干燥的培养料内养分是不易分解的,料内那点仅存的水分只够菌丝体维持生命,根本无法提供给子实体其生长发育,只有使料内有了充足的水分之后,各种有益微生物才能进行旺盛的代谢作用,原料中的高分子化合物才能得到有效的分解转化,菌丝体才能源源不断的从料内吸收和积累养分,输送给子实体生长发育,长出优质的菇体。 

      袋内补水,是提高平菇产量和质量的一种技术措施,如果应用得当,效益相当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哪些袋宜补水,哪些袋又不宜补水呢?一是看菌丝的长势,凡料内菌丝生长旺盛、浓密、洁白的菌袋;二是看培养料含水量,培养料含水量已显著下降(低于50%)的菌袋;三是看自然温度,自然温度稳定在8℃以上。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均可在出菇期内向料内补水2次左右。第1次补水时间为头潮菇采摘完毕,第2次为3潮菇结束时。如果料内菌丝生长稀疏、长势细弱、菌丝发黄、生活力下降或料内水分适中或自然温度降至5℃以下或料内已发生病虫害等,均不宜补水。

      袋内补水的具体方法是:袋栽平菇头潮菇采收结束后,用一支或多支专用补水器,利用普通喷雾器上的接头、开关等零部件与一根塑料管或橡胶管连接上,另一端则接在自来水龙头上(没有自来水资源的可用微型水泵抽水代替),需要补水时,先打开自来水龙头开关,将补水器插入料内,再打开水管上的备用开关,水在有压力的状况下就会顺利补进料内。一袋补足后,关闭手头开关,再补另一袋。水分的补充标准是使菌筒的质量达到装袋时的重量或者略高一点。一般装1000克干料的菌筒,补水后的质量应达到2500克左右。经补水后,可连续出2-3潮优质平菇,总产量可比常规出菇法提高50%左右,效益相当可观。如果前期未能补水,采收3-4潮菇后只要料内菌丝生长旺盛,自然气温在10℃以上,仍然可以补一次水,但补水量应降低20-30%,后期仍可出1-2潮好菇。该补水法在高温季节切不可用,易导致整体污染。

    来源:互联网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