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8-2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榆耳,吉林省主要分布于通化、白山、安图、桦甸、敦化等地,发生在榆或春榆的枯死树干上,是一种珍稀的野生食药兼用菌。榆耳子实体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近几年已成为高级饭店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菌菜。经常食用榆耳,还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20世纪90年代中期,食用菌工作者,就开始对榆耳进行驯化,近2—3年间开始试种,虽然已试种成功,但生物学效率仅50%—70%。笔者于2000—2002年在与同仁总结、交流的基础上,结合本校教学实验和实习,对榆耳进行了多轮的试验,终于获得100%—120%生物学效率。现将此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一、栽培季节
由于野生榆耳一般采摘于秋季,耳片形成的适温14—20℃,最理想的温度为15—18℃。人工栽培榆耳,如果利用自然条件,则可春秋两季进行栽培,春栽一般选择3月上旬,秋栽一般选择8月上旬;如果人为控制温度,则可以周年生产。
二、制作菌种
制种条件和技术都具备的栽培者,可自己制菌种。制种必须对菌种进行筛选。
1、母种 培养基为PSA+KH2PO4 0.5%+MgSO4 0.4%+蚕蛹粉10%的斜面培养基,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事先筛选好的野生优良菌株,然后于23—26℃的恒温箱中培养,10—15天后菌丝满管便可扩繁。
2、原种 配方为木屑78%,糠20%,豆粉3%,蔗糖1%,石膏粉1%。含水量60%—65%,pH7—7.5。分装于750g的罐头瓶中,装至瓶肩处后,在料中央打4/5深,2cm粗的洞之后,用0.04cm低压聚乙烯膜封口,高压灭菌2小时(或100℃条件下蒸10小时)。冷却至30℃以下时,进行封闭式接种,每支母种接5瓶原种,接种后置于23—26℃的恒温箱中培养,30天后菌丝满瓶,再扩接栽培种。
3、栽培种 配方为阔叶树木屑40%,棉子壳35%(或棉絮),米糠20%,豆粉4%,石膏粉1%。含水量60%—65%,pH7—7.5。装瓶、灭菌、接种方法同原种,每瓶原种扩接50瓶栽培种。培养方法同原种,但由于栽培瓶数量较大,培养时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培养室内空气新鲜。
三、栽培袋制作
榆耳利用全熟料、小袋、封闭式点接的技术路线进行栽培,塑料袋必须选耐高温高压的低压聚乙烯袋,规格为17cm×33cm×0.005cm的折角袋,无棉盖体封口。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木屑45%,棉子壳30%,豆粉3%,KH2PO4子0.4%,MgSO4 0.4%,多菌灵0.2%,石膏粉1%,含水量60%—65%,pH8—9。袋装干料450g,料袋松紧适中,中央打洞,封口后灭菌。高压灭菌2—2.5小时,在100℃条件下灭菌10—12小时。当料温降至30℃以下时,可抢温接种。
四、栽培管理要点
1、温湿管理 将接种后的料袋直立于事先灭菌处理的培养室内架上,袋间距1cm;也可横卧于无培养加的室内,“井”字型摆袋,不超过10层。室温控制在20—26℃,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如果空气过于干燥,则喷雾状水。暗光发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检查杂菌 在发菌第3天开始对栽培袋进行查杂,发现污染及时剔除处理。发菌管理过程中,每7天用甲醛10ml/立方米+5gKMnO4/立方米对培养室消毒1次,同时注意防虫、灭鼠,以保持培养室内无杂菌、无虫、无鼠害。40—50天菌丝满袋,并逐渐进入生理成熟期。
3、出耳管理 将菌丝达到生理成熟的菌袋,横卧、正反颠倒,摆成高1m左右的菌墙,室温降至18℃,同时给予散射光,过3—4天,袋口料面上便形成乳白色原基。去掉无棉盖体,再沿料面切割掉多余的塑料膜,露出榆耳原基,进行出耳管理。(1)控温:榆耳原基分化和耳片形成时,室温控制在15—20℃,昼夜温差为5—8℃自然温差较为理想,白天温差靠通风喷水调节即可。(2)增温:榆耳耳片大小、薄厚的关键是水份管理,此时应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5%。耳芽形成之前不可以向原基上喷水,当耳片长至3cm以上时,可加大喷水量,向耳片上喷水,并以耳片湿润、不收边为准。(3)通风透光:榆耳耳片形成阶段,室内必须保持空气新鲜,每天通风3次,每次30—60分钟,注意喷水后通风,不可喷“关门水”。因为较强的散光照射,是保证耳片色泽纯正的必要条件,所以必须保证有300—500lx的光照强度。榆耳子实体生长比较慢,从原基形成到子实体成熟需20—25天。
五、采收管理
当榆耳子实体至10—15cm,耳片边缘反卷,将要弹射孢子时,便可采收。采收的前1天停水,采收选择晴天,以便晒干。用锋利的小刀,从耳基割下耳片,采大留小。采收结束后,清理料面、停水养菌3—4天,当料面再次形成原基时,进行二潮耳的出耳管理。采收的子实体去蒂后可鲜食;也可烘干或晒干,当含水量为13%—14%时,包装贮藏。榆耳小袋栽培可采收3潮耳,生物学效率可达100%—120%。(本文仅供参考)
编辑:XS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