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4-1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赵建荣1 刘保卫2 赵加蔷1 徐贺1
1遵化市立强食用菌研究所 2宣化宏盛种植基地
3.3 通风管理
香菇、平菇、白灵菇类品种,在子实体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在棚外自然气候下降并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保持棚内的温度是冬天出菇的第一条件,而为了保温所采取的封棚措施与适当通风,又成了出好菇的第一矛盾。在温度偏低的季节,一般早晨太阳升起后随着揭开保温帘进行40分钟通风,午后再通一次;气温最低时,中午前后通风1次,每次20分钟。平菇的通风管理,菇蕾形成前后宜以多次小通风为宜,即保持棚温在5℃以上为基础,配合充足的氧气,保证子实体正常生长。通风时注意刮风天气,要避免寒风侵入。
双孢菇、金针菇、杏鲍菇等菇类出菇期需要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以保持正常菇型,金针菇柄短盖大、杏鲍菇达不到保龄球状(有的客户需要大盖型除外)时均是二氧化碳含量不足造成,此时要减少通风量,以免出现畸形菇,商品价值降低。
3.4 光线调控
食用菌的子实体发生,都需要光线,就是弱光出菇的双孢菇、金针菇等菌类,也需要必要的光线刺激。喜光的香菇、平菇、白灵菇等,光线照射的指标一般要在800勒克斯以上,最大可到1600勒克斯,甚至风吹日晒出好菇(香菇)。出菇期保证充足的光线,能使子实体肉质硬实,菇色美观。
冬季栽培食用菌,光线与温度之间有矛盾,为了保持二者的统一,要在确保棚内温度的基础上,在棚内悬挂遮阳网或黑塑料布,遮盖部分光线,遮盖率以保证某一品种的光线需要为度。
3.5 养菌管理
出菇期出现菇蕾明显渐少时,要停止喷水10天左右,保温,加大通风,进入养菌期管理,待菌丝完全复壮后注水催菇。
3.6 倒棒管理
香菇出菇2茬后,要结合注水,进行倒棒处理,即把菌棒颠倒一下,促使菌棒营养充分利用,多出菇,出好菇。
双孢菇此时可以用木钎在菌床上撬料,增加氧气,提高菌丝活力,刺激菌丝再生。
白灵菇、杏鲍菇等品种在60%量的菇已出后,可以剥袋或将袋切开、抹泥垒墙或覆土转栽,再行出下茬菇。
平菇可以停水、养菌、搔菌后注水,再催下茬菇。
3.7 保菌越冬
东北最寒冷季节,或栽培设施达不到出菇条件时,应在停止出菇前停水数日,待菌袋内水分小于50%左右时(或菌袋重量小于原袋重的85%以下),把菇床四周或大棚外部罩严封棚,用铁条或压膜线绷紧拴牢,下大雪时,需人工及时除雪,防止压倒大棚。春季适温到来时,要在连续5天以上晴天时逐步打开罩膜或草帘增温,再按催菇管理进行春季催菇。(完)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