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药用菌与林下经济发展研讨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安全吃菌知多少

    安全吃菌知多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武汉市郊白灵菇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初探

    发布时间:2010-06-1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长江中游地区的武汉市新洲区从2005年起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白灵菇至今历时五年,种植规模从小到大,种植方式不断更新,种植效益不断提升。截至2009年种植规模达300万袋,种植效益已实现万袋万元纯收。种植规模已占湖北地区鳌头,白灵菇已成为武汉市继双孢菇之后的又一大宗品种。发展白灵菇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的潜能和优势正在有效释放,也为偏僻丘陵农村地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加了新的途径。通过认真总结五年来白灵菇的示范、推广的经验,我们认为要实现白灵菇的高产种植必须坚持“三化”:一是综合技术优化:在种植全过程,从前到后,方方面面的技术必须组装配套,善打组合拳,全部落实到位;二是关键技术量化;温度、湿度、酸碱度指标,该锁定的锁定,该界定的界定,不含糊、不模糊,实行标准化生产;三是应变措施强化:一定要关注气候变化,及时开展抗灾管理,确保关键措施不失着,核心环节不失误。其关键技术为:
        一、备料搭棚
         1.确定种植适期。种植适期的确定依据有三:一是坚持品种的生育与本地气候有效衔接,在遵循白灵菇 “百日养菌,一朝出菇”的生育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大自然温度,当本地温度上升到最高开始下降时,就是种植的适期;二是坚持产品上市的高峰与产品的消费高峰有效衔接,白灵菇鲜品的消费高峰为元旦至春节,力争产销高峰重叠;三是坚持生产内部的有效衔接,即制袋、灭菌和接种的时间搞好衔接,在时间上确保有序、保质、规范按时完成。根据总结经验,武汉地区白灵菇的种植适期为9月中下旬,菌袋接种在9月底或10月初结束。
        2.优化原料配方。白灵菇属木腐菌,基于围绕高产目的考虑加富基质、围绕发菌速度考虑原料通透性、围绕生产成本考虑本地资源,其原料基本配方为:棉籽壳80%、谷壳10%、麸皮4%、菜籽饼2%,石膏1%、石灰3%,要求棉籽壳新鲜、无霉变、无结块;麸皮新鲜、无霉、大片。C︰N为1︰15—16。一般情况下,一个菌袋备棉籽壳0.5公斤。
        3.搭建标准菇棚。在制袋前要搭好菇棚,菇棚为简易蔬菜工字棚设计,无色与有色(黑色)双层薄膜覆盖。菇棚选址在近水源,便交通且开阔的地方。规划1万菌袋的菇棚为长35m、宽7—8m、高2m。
        二、制备料袋。
        白灵菇制袋分拌料、装袋、消毒三步骤,在技术上的要求分别为:
        1.抖料:制袋时间以9月中旬初、气温在28℃时为宜。料袋选择低压聚乙烯或耐高压聚丙烯塑料袋,规格17x35cm。制袋时拌料要均匀,用水要适中,遵循“宁干匆湿”的原则,基料︰水量1︰1,含水量为55%,若含水量过大,则O2不足,影响发菌速度。拌料要求:棉籽壳先在硬化场地摊开,然后将麸皮、石膏、半生料(1000公斤1组,1号7公斤、2号15包、3号50公斤)等混合均匀,再与棉籽壳混合,大翻大拌2—4次,做到干料混合均匀,再将石灰化水兑入干料中,湿料又大翻大拌2—4次。若采用机械拌料,则将原料、辅料、半生料按比例加入搅拌机充分拌均,再加一定比例的水拌均。达到主辅料高度均匀,PH7.5—8.5,含水量55%(即捏紧成团,落地即散)。
        2.装袋:装料时要松紧一致,塑料袋两端各留3—4cm,两头扎紧,每袋装湿料1公斤。
    3.灭菌:通过高温杀死原辅料中的虫卵病菌。(1).采用高压灭菌,锅炉调至2个压,温度100—120℃,保持4小时;(2).采用常压灭菌,搭灶架锅,4—6小时之内温度上升到100℃,中途不降温,保持10—14小时。无论采取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都要做到攻头保尾控中间,一气呵成灭好菌。菌袋在消毒灭菌时,呈井字形码放,预留空气循环通道,以利上下畅通,灭菌不留死角,确保灭菌彻底。
        三、接种
        1.选择优良菌种。白灵菇品种有耐低温、喜中温、怕高温的特性,根据长江中游地区的气候特点,菌种选择代世代中温型菌株。
        2.搞好接种的消毒。接种室采用熏蒸或喷雾的方式进行消毒。熏蒸选用必洁仕药物,多布点,消毒效果好。喷雾选用保菇王或康佳洗消剂等药物。
        3.实行适温接种。将灭菌后的料袋搬进菇棚,顺序码堆,当料袋温度降到28℃以下时就可接种,为避开高温影响,选择在上午或傍晚接种效果好。
        4.采用科学接种方式。采用两头接种法,先接一头,后接另一头。为了达到发好菌、快发菌,要改进接种方式:(1).适度加大菌种接种量,500ml瓶装菌种一瓶接种15袋;(2).改一处点菌为多处点菌,从而达到多点萌发,产生优势菌丝丛,达到迅速封面,不让杂菌有污染的机会;(3).菌袋微孔通气,接种完后扎口时留黄豆大的缝隙,保持良好的供氧条件,促进发菌。(5).实行无尘接种,在大棚接种时要尽量做到干净的空间环境,基本做到空气中无灰尘。
        四、菌袋培养
         菌袋培养阶段要求尽量缩短发菌培养期,并做到适当延长后续培养期。
        1.发菌培养的管理。发菌前期以控温为主,菌袋温度控制在28℃上下,接种后3—4天不通风,除袋温达到30℃,尽量少通风,4天后适当通风,逐步延长通风时间,加大通风量。袋温控制在22——26℃,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棚内有新鲜空气,人走进菇棚不能有呼吸困难或异味的感觉。
        (1).翻堆捡杂:接种后第10天起要注意翻堆捡杂,翻转料袋,调换方向,上下移位,把下部的菌袋翻到上部来;把受压的一面侧过来不受压迫;染杂的、死种的、漏接的全部清出,重新灭菌或重新接种,提高菌袋成功率。翻堆捡杂先10天一次,后一周一次。翻堆捡杂在早晚进行并配合用必洁仕消毒剂消毒。
        (2).抗高温:武汉市郊的气候特点在9月份常出现高温天气,“秋老虎”下山对白灵菇菌丝发育危害极大。因此在生产上,就要采用各项稳定温度的措施,来适应白灵菇菌丝的生育需要:①利用昼夜温差,白天盖草帘降低温度,夜间打开草帘排除热量,保持温度平稳;②利用遮阳网降温,菇棚上盖草帘,草帘上再盖遮阳网,遮阳网高出草帘90公分,可降低温度3—5℃;③利用反光膜,在菇棚上方架设反光膜,也可降低温度3—5℃;④菇棚表面喷水,在高温时段定时在棚顶覆膜上喷水,降低菇棚温度。
        (3).防低温:在养菌期如遇低温连阴雨天气,要集并菌袋,集中码堆,利用菌袋自身温度来稳定温度,保持发菌速度。一般要求袋头封面时间为6—7天,接种后35—45天菌丝长满菌袋(发菌速度0.3—0.4cm/天)。
         2.后续培养管理:菌丝长满菌袋后,最少需要后熟15天,如果生产时间允许,后续时间达30天更好。从而使菌丝继续分解吸收培养料的营养,并分枝繁殖,促进菌丝浓密雪白,菌袋变得坚实,手摸有坚硬感,手拍发出“嘭、嘭、嘭”的响声时,说明菌袋已生理成熟,这样才具备现蕾出菇的条件。生产管理要求:后熟期控制棚内环境温度为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80%,提供散射光,棚内有适量的新鲜空气,以利菌丝健壮发育。
        五、菌袋催蕾管理。
        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资源,在当地第一次寒潮到来时实施催蕾。
         1.补水。当菌袋生理成熟后,抢住在低温到来前补水,补水坚持四个原则:一是不补酸性水,水的酸碱度在PH7以上;二是不补低温水,水的温度与菌袋温度大体一致;三是不补过量水,菌袋含水量65%左右(手捏培养料能滴1—2滴);四是不补污染水,选择洁净的水补水,塘水要消毒后才用。
        2.搔菌(破膜惊菌)。在接种的部位将老菌皮挖去,挖面2cm2,深度0.5cm左右,通过搔菌,为定位、定量现蕾与出菇打好基础。
        3.催蕾。搔菌后3—4天产生菌绒(产生菌绒适温8℃)即开始拉温差催蕾,保持高低温度差在10℃左右,其时间分别为:低温在0℃以下,拉温差时间为2—3天;低温在0—4℃,拉温差时间为5—7天;低温在5℃以上,拉温差时间为7—10天。当看见大批菌绒倒伏后即可现原基。为了顺利达到拉温差的标准,要白天关闭菇棚升温,晚上掀开菇棚降温。在搔菌→现原基阶段要保证菇棚湿度,菇棚相对空气湿度稳定在85%左右。
        4.菇蕾管理。在原基(米粒大)→幼蕾(黄豆大)阶段是白灵菇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期,在生产上要防止出现“六死”现象:
        (1).防干死,空气湿度在70%以下菇原基及幼蕾易干死;
        (2).防热死,菇棚温度在18℃以上时菇原基及幼蕾易热死;
        (3).防晒死,菇原基及幼蕾在遇直射强光下易晒死;

        (4).防冻死,当菇棚在4℃以下温度条件下菇原基及幼蕾易遭冻害致死;
        (5).防大风刮死,菇原基及幼蕾最忌怕干热南风;
         (6).防淹死,当菌袋水分过量时,菇原基及幼蕾易淹死。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