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如何提高稻草栽培凤尾菇的产量

    发布时间:2011-01-1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由于栽培凤尾菇效益好,生产周期短(从接种到出菇约20天左右),设备简单,技术容易掌握,所以是水稻产区农民普遍喜欢栽培的食用菌。但是,因一些菇农对凤尾菇的栽培等技术不了解,导致产量低,或栽培失败。现就如何提高稻草栽培凤尾菇的产量,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稻草的选择和消毒:稻草是凤尾菇生长的基质。凤尾菇生长的营养主要来自于稻草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消毒的好坏,不仅与基质的理化性质有关,还与杂菌的污染率有关。因此稻草的选择与消毒是高产稳产的先决条件。质地好的稻草呈金黄色,成条,韧性强,营养丰富。这就要求在水稻收割季节,谷子脱粒后应马上摊晒稻草,晒干后及时收藏待用。被雨淋过闷堆后再晒干的稻草,凤尾菇产量较低。因这些稻草往往已被杂菌侵染或因闷堆时间过长造成高温发酵,营养损失,影响了凤尾菇的产量。对稻草的消毒,应控制好石灰水的浓度(石灰用生石灰),掌握在5%即可。浓度过大会改变基质的PH值,阻碍凤尾菇的生长。浓度过小又达不到消毒的目的,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产量。

     二、严格掌握好适宜的温度:凤尾菇菌丝在15—35℃均能生长,以24—27℃为最适温度范围。高于30℃菌丝易老化,产量不高。低于20℃则菌丝生长缓慢,延长了栽培周期。还有可能被杂菌入侵,造成减产。而子实体形成则要控制好较低的温度。虽在8—25℃之间菌丝都能扭结形成子实体,但以15—20℃最为适宜。此时子实体生长良好,菇形粗壮,优质高产。因此,菇房一定要挂上温度计,便于观察,正确掌握好适宜的温度,让凤尾菇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是高产的保证。

        三、接种与辅料:接种应以分层撒播为好(一般分三层辅料,三层播种),料面表层一定要播种,且播种量稍大些。这样菌种在料中分布均匀,便于向四周扩展,为早出菇打下基础。由于稻草是切成长20cm左右一段,且铺料是采取打乱铺料的方法。因此刚铺上菇床的草料较为疏松,间隙大,影响了菌丝的蔓延。所以铺完料、播种后,料面应用木板加压3—5天,使菌种与稻草紧密地接触在一起,以利菌种吃料与菌丝的蔓延。表面播种量较大,使菌线能迅速覆盖整个料面,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从而也就相应地提高了产量。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