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药用菌与林下经济发展研讨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安全吃菌知多少

    安全吃菌知多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无公害白灵菇生产技术

    发布时间:2011-04-1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白灵菇是我国新开发的珍稀食用菌之一。为规范白灵菇生产,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结合武陟县白灵菇生产状况,特撰写了此技术要点,以推广应用。         
        一、场地环境和栽培季节
        1.场地环境。选择清洁卫生、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周边2公里以内没有“工业三废”等污染源的生产场地,远离医院、学校、居民区、公路主干线500米以上。菇房应能满足白灵菇菌丝体生长、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发育对温度、湿度、通气、光线等环境因子的要求。
        2.栽培季节。白灵菇属中、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根据武陟县的气候特点,白灵菇以8月底至9月底播种为宜。制袋接种过晚,春节前一般不会出菇,出菇期会延迟至翌年3月,而且产量低,效益差。
        二、栽培技术
        1.培养料制作
        1.1常用配方。①棉籽壳100kg,麸皮8kg,香油饼6kg,石膏1kg,生石灰2kg。②棉籽壳100kg,麸皮10kg,磷酸二氢钾100g,尿素200g,酵母粉100g,生石灰3kg。③玉米芯100kg,麸皮15kg,尿素200g,磷酸二氢钾100g,酵母粉100g,生石灰5kg。④玉米芯50kg,棉籽壳50kg,麸皮10kg,尿素200g,磷酸二氢钾300g,石膏1kg,生石灰5kg。
        1.2培养料的处理。按不同配方称料,先把不溶于水的原料混合均匀,再把可溶于水的辅料拌匀加入水中,然后用拌料机搅拌均匀。拌料要求达到“两匀一充分”,即各种主、辅料要拌匀,料与水要拌匀,原料吸水要充分。拌匀后整堆测定含水量和酸碱度,使含水量达到60%-65%,PH值7-8。
        1.3建堆发酵。将处理好的培养基堆成宽1.1-1.4m,高1.2-1.5m的梯形堆,用木棒在料堆上打3-4排间距为30-50cm的通气孔,孔深至底,孔径7-9cm,孔与孔呈梅花形排列。打孔后在料堆上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发酵。建堆后2-3天,堆内温度达到65℃-70℃时进行第一次翻堆,发现料偏干时适当补水,以后每隔1-2天翻堆1次。一般发酵7-9天可达到要求标准,这时料呈棕褐色,质地松软,富有弹性,有浓香酒糟味,料内有一定量的“白线菌”,无酸无臭霉味,含水量65%-60%,即可装袋。
        1.4装袋灭菌。选用宽17cm,长34cm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袋,采用半自动装袋机把发酵好的料进行装袋,装好的料袋松紧度适中,装好后及时捆扎袋口,以不漏气为准。装袋时速度要快,装完立即搬运到灭菌锅内进行高温灭菌,料袋顺码式堆放,上下袋形成直线,前后袋的中间要留空间,使蒸汽能上下均匀流通。料袋放好后上罩篷布,旺火使锅内温度5小时内迅速达到100℃,维持16-18小时后停火停汽,揭开罩物。温度降至60℃左右时将袋出锅,运到大棚内进行冷却,待播。
        2.接种。出锅后的料袋需冷却24-36小时,直到手摸料袋无热感,袋内温度降至28℃以下时进行接种,接种室在接种前一星期用甲醛熏蒸24小时,一立方米空间用2-3毫升甲醛,门口放置石灰粉,工作人员要脚踏石灰粉消毒。把料袋、菌种、酒精灯、接种工具等物品一起放入接种室,用气雾消毒剂克霉净每立方米用3-6克,熏蒸30分钟即可开始接种。接种工具和工作人员双手均用强化戊二醛消毒后,先挖去菌种瓶内表层2cm厚的老化菌种,采用双头接种,每瓶菌种接20-30袋,操作时将料袋直立,打开袋口,从菌种瓶内迅速挖取菌种放入袋内,轻轻压实后扎口,然后倒过料袋用同样的方法接种、扎口。袋口不可扎的太紧,以免因不通气影响发菌。一批料袋应一次接完,中间不要随便开门,每批料袋接种完毕后打开排风扇通风30-40分钟,然后关闭风口,重新进袋、消毒,继续接种。
        3.发菌管理。在室内和温室大棚内均可发菌。发菌前一星期,将发菌室打扫干净,并用甲醛或气雾消毒盒消毒一次。根据季节和室(棚)内温度决定摆放层数。一般摆放4-6层,气温高时层与层之间要放两根细竹竿,以利通风降温,菌袋放入发菌场所后,要用气雾消毒盒进行空气消毒,以后每10天消毒一次。接种后头2-3天温度要比菌丝生长最适温度高2℃-3℃,控制在25℃-28℃范围内,以促使菌丝萌发定植。温度过高容易“烧菌”,可通过调整堆形,疏袋散热,加强通风来调节堆温降低菌温。接种后10天左右要进行第一次翻堆,检查菌丝长势和有无杂菌,并借翻堆互相倒换菌袋位置。若有点状杂菌时,可用甲醛、酒精或煤油处理。严重时拿出室外集中处理。以后每隔7-10天翻堆检查一次。发菌期要注意调节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四大因素。温度在22-27℃之间,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挂窗纱、草帘避光发菌。一般经35天左右,菌丝方可长满菌袋。
        4.后熟与搔菌催蕾。白灵菇菌丝长满袋后不能立即出菇,须在温度20-25℃、湿度70-75%的环境下再培养30-40天,使菌丝浓白、菌袋坚实,从而贮藏足够养分、达到生理成熟。当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进行搔菌,打开准备出菇的菌袋口,用经过消毒的镊子将袋中间的接种块取出,然后重新扎上袋口,袋口和料面要保留一定空间,扎口不可太紧。把经过搔菌的菌袋双排摆放于大棚内,空气湿度调节到80%,增强光照,加强通风,在5-6℃的环境下处理6-10天后,然后在15-22℃的菇棚内制造10-15℃的温差刺激诱导菇蕾产生,经过10-15天的催蕾,就会在搔菌处出现米粒状原基。
        5.出菇期管理。对长满菌丝的袋子,要分批进行出菇管理。出菇期温度应控制在8-20℃,空气湿度保持在85%-95%,晚上揭掉薄膜和草帘进行低温刺激,白天进行散射光刺激,拉开温差促其现蕾,当发现袋内白灵菇原基达到黄豆大小时去扎绳解袋口,到蚕豆大小时进行放口,长至乒乓球大小时进行挽口,并进行疏蕾,每袋只保留一个健壮、菇形好的菇蕾。
        三、病虫害防治
        白灵菇常见的病虫害有绿霉、细菌性斑点病、菌蝇和蕈蚊等。绿霉发生后应清除感病菌床或菌块,带到室外深埋,并在感病区域及其周围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对细菌性斑点病、腐烂病和枯萎病,可喷洒150毫克/升的漂白粉或150-200毫克/升的农用链霉素水溶液进行防治。菌蝇(包括菌蛆)可用斑潜灵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对蕈蚊类虫害,利用黑光灯、粘虫板进行诱杀。
        四、成熟采收
        一般从现蕾到采收需要10-15天。当菌盖近平展、边缘仍有内卷时是最佳采收期,此时菇体饱满、滑润、清亮、洁白,采收时用锐刀沿培养基表面把菇体完整地采收下,并将粘附在菇体表面的异物轻轻去掉,切去菇柄,注意切口要平齐,然后放入泡沫箱中,保持菇体的完整与洁净,即可上市销售。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