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滑子菇袋栽培出菇期如何管理

    发布时间:2011-08-1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一、清理菇棚:  
        分垛前3-4天,棚内地面用生石灰消毒,向棚内外喷雾一次杀虫剂(速灭杀丁等菊脂类药),挂上黄板,老菇棚喷一次杀菌剂。  
        二、分垛时间:
        时间应按温度而定,早生品种棚内温度稳定在24度以下,中生品种22度以下,112属中生品种,昼夜温差10-15℃,一般在北部7月中下旬,南部在8月上旬。
        分垛:将污染的棒淘汰。垛与垛间隔20-30厘米,人行道60-70厘米。分垛有顺墙两头出菇的,有井字、三角形、双排等两头加中间出菇的,一般垛高5-10层。采取哪种形式摆放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喷水出菇
        划棒膜后,喷一次高效绿霉净。地面空间多喷水,每天2次水,棚内相对湿度达到85-90%,2天以后每天喷三次水(夜间有一次)水温越低越好。夜间加大通风量,白天适当封棚,拉大温差,刺激早出菇,使菇体达到商品要求。
        四、出菇期
        出菇期最适温度15-18℃,空气相对湿度85-90%,大气干燥时要多喷水,当幼菇长到高粱粒大小时,及时增加喷水量。随着菇蕾的长大,喷水量逐渐增加。
        五、转潮管理
        当一茬采收后,保持空间相对湿度达85-90%,2天以后每天喷三至四次水,以利菌丝恢复生长。二潮菇后可用喷雾器适量喷三十烷醇、催菇丰、菇壮素、富尔655、滑子菇增产素等营养药。发现菇蚊蝇,及时喷雾,绿丹苦参、菇虫速杀等菇类专用药。病害;黄粘菌:用细菌杀、黄粘菌灭、粘菌灵等药。严禁用残留高的农药。
        随着出菇期的延长,当棚内气温降到10度以下时,菇棚应加盖二层塑料布,适当去掉遮阳物,增加光线。要采取外增光内遮阴,烧水蒸气、阳光晒水等措施,使棚内温度达到20度左右,延长出菇时间,达到高产高效。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