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菌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2-03-0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Bull.)」属担子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多孔菌目,齿菌科,猴头属。由于它的子实体形如猴子的头,故别名猴头。猴头菌是我国名贵的食用菌,它的肉质细嫩可口,人们把猴头菌、熊掌、海参、鱼翅列为四大名菜,素有“山珍”之誉。除食用外,猴头菌在很早以前就被人们当作药物。经临床证明,猴头菌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以及贲门癌、食道癌均有较好疗效。目前全国大多数省进行了猴头菌的培养。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上海、浙江、江苏、吉林等省市,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一)形态特征子实体块状,直径4-20厘米,桶基很短,肉质软和;子实体鲜时白色,干燥后变为淡黄色或黄褐色;菌刺覆盖整个子实体,刺长3-5厘米,呈圆柱形,刺端下垂如同猴子的毛,整个子实体似猴子脑袋。刺粗1一2毫米,子实层生于刺表面。孢子球形至近球形,直径5-6微米,表面光滑,白色。
(二)生长习性
1.生长发育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l)营养 猴头菌驯化栽培成功后,可利用的碳源相当广泛,如锯木屑、甘蔗渣、棉籽壳(药用猴头菌忌用)、玉米芯和粉碎的稻草等。培养基含氮量以0.6%为宜。自然界树皮中氮含量较心材高,可满足其生长需要。人工培养时可在培养料中加人麦麸或米糠。猴头菌生长也需要磷、钾、锌、铜、铁等营养元素来提高菌丝的生理活性。此外,还需要一定量的维生素,尤其是硫胺素。一般从米糠等培养料中能得到满足。
(2)温度 猴头菌为中温性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是6-30℃,最适生长温度25℃左右,温度过高菌丝生长细而稀,超过35℃菌丝完全停止生长。子实体形成温度以15-20℃为最适宜,低于14℃子实体变红,并随温度下降而颜色加深,温度高,子实体的刺长,球块小、松,且常常形成分枝状,25℃原基分化数量也明显降低,30℃不能形成原基。
(3)湿度 猴头菌生活的基质含水量和其基质的松紧度密切相关。培养基质地坚实的要求较低含水量,含水40%即可,如椴木。反之要求较高的含水量,如蔗渣基质,含水则以65%-70%为宜。菌丝生长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不宜超过65%。猴头菌原基形成后,控制温度85%-95%。如低于90%时子实体表面开始失水干萎,刺较短,生长缓慢、产量低。如果湿度超过95%,又会因通气不良致使子实体畸形,多数表现为刺短,子实体分枝状,球块小严重时不形成球块。
(4)空气 猴头菌是一种好氧菌类。对二氧化碳浓度十分敏感。菌丝生长阶段,一般能忍受0.3%-1%,甚至更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含量。子实体生长阶段对二氧化碳的含量极为敏感。通风不良,子实体不易分化或柄拉长,并会产生分枝,且刺弯凹成畸形,甚至影响到球心发育形成珊瑚状分枝。一股子实体生长时,二氧化碳含量以不超过0.l%为好。
(5)光照 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而子实体分化发育阶段需要有微弱光照,有助于子实体正常形成。光照度10一50勒克斯。
(6)酸碱度 基质的最适pH为4。当pH大于7.5时,菌丝难以生长。在琼脂培养基中通常用苹果酸或柠檬酸酸化。在袋料栽培配制培养基时,按最适pH提高1-2即PH5-6为宜。
2.生活史
猴头是由担孢子萌发出单核初级菌丝后,不同极性的单核菌丝相互配合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在培养基质中充分生长发育,有适宜条件就分化出新的子实体并产生担孢子。
(三)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及类型品种
(1)栽培季节 目前大多是利用春秋两季自然气温适宜的季节下进行栽培。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栽在3-6月,秋季以9月上旬一11月中下旬为适宜。
(2)类型品种 猴头菌属常见的有三种类型猴头菌「Hercium erinaceus(Bull)Pers」,是著名的山珍之一,可药用,其提取物对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浙江、甘肃、山西、东北等地。格状猴头菌「Hericium clathrotdes(Pall)ex.Fr.Pers」别名假猴头菌、分枝猴头菌。子实体通常比猴头菌要大、味美。分布在云南、四川、吉林。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Scop.ex Fr.)Pers.ex Gray〕别名玉髯、红猴头,子实体分枝,刺成丛生。可食,味美,也可药用并有抗癌活性。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新疆等。
2.培养基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培养基配方有以下五种。(1)棉籽壳78%,谷壳10%,麦麸10%,石膏粉1%,碳酸钙1%。(2)棉籽壳l00%,或另加1%石膏粉。(3)甘蔗渣78%,麦麸10%,米糠10%,石膏粉2%。(4)锯木屑78%,米糠10%,麦麸10%,石膏2%。(5)玉米芯78%,麦麸20%,蔗糖1%,石膏1%。
3.栽培方法
猴头菌有食用、药用两种。目前药用猴头菌以菌丝体工厂化培养为主。食用猴头菌生产主要是袋料栽培,以瓶栽和袋栽为主。
(l)瓶栽法 选择配方进行配料,然后装瓶,培养料装至距瓶口2厘米左右处,中部打接种孔采用两点接种法,即接种孔及料表面,以便上下同时发菌,使瓶内菌丝生长均匀,出菇大,产量高。
(2)袋栽 具有降低生产成本、简化栽培工具的优点。与瓶栽相比,生长周期可缩短15天左右。目前国内袋栽猴头菌有袋口套环栽培法和卧式袋栽法两种方式。袋口套环栽培法,采用长50厘米、宽17厘米、厚0.6毫米的聚丙烯塑料袋作容器。培养料含水量要比瓶栽低一些。装料时逐渐压实,然后,在袋口套上塑料环,代替瓶口的作用。再用聚丙烯薄膜或牛皮纸封口,灭菌接种。卧式袋栽法:将长50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膜做成筒形袋。装料后两头均用线扎口,并在火焰上熔封。用打孔器在袋侧面等距离打4-5个孔,孔径1.2-1.5厘米,深1.5-2厘米,用胶布贴在接种孔上,然后灭菌接种。
4.栽培管理
(l)菌丝培养 培养温度25-28℃,瓶栽约20无菌丝可以发到瓶底。袋栽培养15一18天,即两个接种穴菌丝开始接触时,应揭除胶布,以改善通气状况,约1个月后袋内菌丝长满。
(2)出菇管理 当菌丝长至料中2/3时,原茎已有蚕豆粒大小时,开始催蕾(瓶要竖立并去掉封口纸)盖上湿报纸,保持空气温度80%左右,50-400勒克斯微弱散光,通风良好,温度调至18-22℃。 (3)于实体发育期 当幼菇长出瓶口l-2厘米高时,便进入出菇期管理。室温18-22℃,空气湿度85%一90%,水分管理时,切忌直接向子实体喷水,否则会影响菇的质量。
(四)采收与加工
在子实体充分长大而菌刺尚未形成,或菌刺虽已形成长度在0.5-l厘米,尚未大量弹射孢子时采收。此时子实体洁白,含水量较高,风味纯正,没有苦味或仅有轻微苦味。采收时菌柄留l-2厘米。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