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0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元蘑,是长白山著名的野生食用菌,营养价值非常高,经济效益好,但是野生的元蘑,数量少,很容易受害虫的危害,而且菌盖发粘,容易被尘土落叶污染,因此大大降低了元蘑的经济价值。现在,经过多年努力,吉林农业大学已经成功的驯化栽培出元蘑,今天我们特邀吉林农业大学食用菌专业的李晓老师专门为大家讲解元蘑驯化栽培新技术,现在李晓老师已经来到我们的演播室。
主持人:李老师,您好!
专家:您好!听众朋友,大家好!
1.主持人:既然元蘑是刚刚驯化栽培的新品种,一般人又不熟悉,它的外观是什麽样儿?它有什么特征呢?
专家:元蘑也叫冻蘑,学名亚侧耳,是东北森林中树桩根部或倒木上生长的一种珍稀菌类,它美味适口,细嫩清香,复原性强,属于木腐型菌类,表面黄至黄绿色,菌盖表面分泌一种透明的菌多糖粘液,菌盖半圆形至扇形,盖的直径长短只有5—15cm左右。菌褶比较密,长度不一致,菌褶初期为黄白色,老熟后为淡黄色,生有短柄或无柄,是一个非常有开发潜力的野生食用菌。
2.主持人:元蘑生长习性和其它菌类有哪些不同?
专家:它需要的营养条件和其它菌类基本一样,同样需要水分、光照、空气,pH等生长条件。
(1)营养。在碳源方面,对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分解能力强。阔叶树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均可作为培养基质。在氮源方面,麸皮、稻糠都可以作为氮源,加入石膏、碳酸钙、硫酸镁等作为辅料。
(2)温度。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8℃。子实体形成的最适温度为8—16℃。
(3)水分与湿度。菌丝生长基质最适含水量为55—60%。菌丝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温度要求在80—85%。子实体形成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90—95%。
(4)光线。菌丝生长阶段可在全黑条件下正常生长。出菇阶段要求适当散射光。最适合的光照强度在60—100勒克斯之间,60—100勒克斯是什么概念?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看报纸时,稍微能够看清楚,这样的光线对子实体形成有促进作用,使子实体正常发育。
(5)空气。元蘑属于好气性真菌。对二氧化碳含量多少特别敏感。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大于0.3%以上二氧化碳将使菌柄极度分化,菌盖发育受阻,菇体畸形,甚至受抑制,菌柄变长,菌盖变小。
(6)酸碱度。菌丝生最适pH值5.5—6.5。
野生的元蘑是异养型生物,所谓异养型就是靠吸收腐朽木材的营养而生长的。如果是采用人工栽培,与其它菇类一样,其培养基也可用木屑、粉碎的秸杆等进行生产。
3.主持人:人工栽培元蘑,在栽培季节上该怎样进行选择?
专家:元蘑属低温型菌类,蘑菇形成需要温度是8-16℃。东北地区通常5月份接种,到6、7月份菌丝长满整个栽培袋,但是此时温度较高,并不出菇,直到8、9月份气温下降之后,才开始出菇。
但由于我国南北方温度差异较大,因此各地必须按照当地气温高低适当选择适宜栽培元蘑的季节,旬平均气温在16℃左右时是栽培的适宜季节。
4.主持人:请李老师具体介绍一下元蘑人工驯化栽培的方法及生产过程好吗?
专家:元蘑人工栽培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瓶栽、袋栽、畦栽、床栽等。在此主要介绍一下元蘑挂袋栽培。元蘑挂袋栽培的生产过程是:选择合适培养料→拌料→装袋→灭菌→接菌→养菌→划口→催菇→场地准备→挂袋→出菇管理→采收
5.主持人:培养料的选择对获得高产很重要,栽培元蘑的高产配方有哪些?
专家:元蘑人工栽培,靠培养料供给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人工配制的培养料搭配必须合理,所以培养基的合理配制是十分重要的。
元蘑栽培的培养基即原料配方是:阔叶木屑78%,稻糠或麦麸16%,黄豆粉2%,玉米粉3%,石膏1%,含水量要求在55%~60%之间,酸碱度在5.5~6.5之间。或者是杂木屑75%、麸皮(米糠)20%、蔗糖1%、过磷酸钙1%、石膏1%、碳酸钙1%。含水和上面一致,酸碱度也一样。
6.主持人:准备好培养料以后,该怎么进行拌料呢?
专家:拌料重要的是拌匀,含水量适中。可以人工拌料,也可以用拌料机拌料,先将石灰、石膏、麦麸等辅料干拌,然后与主料混拌,第一遍干拌第二遍加水,含水量在55%~60%之间,怎么判断呢?就是用手握培养料见指缝有水滴,但不滴下,就行了。
7.主持人:按以上配方和方法拌好料后,怎样进行装袋灭菌?
专家:采用15~17cm×33~55cm×0.045cm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要求塑料袋厚薄均匀,无折痕、无漏洞、耐高温、耐压力,装袋时要求上下培养料松紧一致,装好的塑料袋中间打孔,松紧适度,袋口用无棉盖体或橡皮筋封口或将袋口拧一圈平折于料面,倒立于灭菌容器内,利用灭菌时的高温定型使袋口自然封上。
栽培中培养基通常使用常压灭菌方法,介绍一个常用的灭菌灶,首先制造一个装水的灶体,在灶体上码放料袋,覆盖塑料薄膜进行灭菌。这种灭菌灶具有装卸料袋方便,灭菌结束后冷却快等优点。灶体用钢板制作,灶体的长和宽可以根据灭菌的多少而定,通常灶体长2.5米,宽为1.8米,高为0.6米。底层钢板厚为0.5~0.8厘米,四周钢板厚为0.3~0.4厘米。在距底部0.4米处设置横隔,横隔支架用铁管制作,间隔0.3米排放1根,在中央用直立铁管支撑。靠两边的铁管兼作排气管,在铁管上开数个小孔,一端延伸出灶体并安装上阀门。在一侧安装1个进水管。灶体四边设置平台,平台与灶体呈45°倾斜,宽为0.4米。在灶体四周内焊接1排短铁管,间隔0.3米1个,用坚固、比较直的高为1.5米的铁管。另外,在平台下方焊接铁钩,用于拴绳。燃烧装置设计为烧煤的灶。
灭菌时,温度达到100℃时计时:冬季8~10小时,夏季10~12小时。灭菌过程要随时向常炉灶内加水或产气炉内补水,防止烧干锅后融袋或因压强减小造成的灭菌不彻底。锅内所补的水应为热水,以此来缩短灭菌时间。栽培袋出锅后移到接种室冷却接菌。
8.主持人:灭菌完后,需要进行接种,元蘑是怎么样接种栽培的?
专家:接种就想咱们种苞米一样,将种子播到培养料内,只不过这是一个微生物扩大繁殖技术,咱们需要学习,菌种就相当于咱们的玉米种子,但不同的是菌种是白色菌丝体,如果是刚刚开始选择食用菌项目,最好自己不要生产菌种,而要到正规的菌种生产单位、科研单位和大中专院校购买。
灭菌结束后,取出料袋放在冷却室或接种室内冷却。冬季气温在15℃以下时,当料袋内温度在30~35℃时,就要及时接种,趁热堆码菌袋,才有利于保温发菌;气温在20℃以上时,则要冷却到30℃以下才能接入菌种,否则容易烧菌。下面我讲讲接种时应注意的问题。
1.菌种选择及消毒。栽培种要求菌丝体浓白,粗壮、整齐,无杂菌,没有萎缩,不渗出黄水,无害虫,封口物无破损。菌种瓶表面用70-75%酒精或0.1%克霉灵或0.25%新洁尔灭等消毒剂擦洗,除去表面杂菌。
2.接种场所消毒。接种时通常选择在接种室或接种箱或接种帐内进行操作,接种帐就是用塑料布做成的像蚊帐的帐子,在帐内是密封的场所,可以通过点燃气雾消毒盒灭菌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或者每立方米用14毫升甲醛与7克高锰酸钾混合产生气体来消毒。消毒处理须提前3~4小时进行,否则接菌时刺激性气体对人体不利。
3.接种。接种工具和容器用消毒剂擦洗消毒,或在酒精上烧灼杀菌后使用,金属的工具可以灼烧灭菌,其他的可以用酒精或消毒液进行消毒。消毒完之后,先去掉瓶口表层菌种,取下层菌种使用。打开培养料袋口,钩取出菌种放入袋口内并压实。然后,用已灭菌的报纸封口,或用绳子扎住袋口,但要求不要扎得过紧,要留出一些可透气的缝隙,一般每瓶菌种可接种8~10袋。接上菌种后,菌袋要及时进行保温培养发菌,让菌种萌发生长并长满料袋。
9.主持人:接种完后,需要将元蘑移到培养室进行培养,元蘑人工栽培对培养室有哪些要求?在培养条件上,该怎样进行控制呢?
专家:培养室可以利用空闲房屋或简易棚等,要求保温、保湿、通风性能力良好,周围环境洁净无污染、空气清新,远离污染源。接种完毕后,菌袋即可移入培养室发菌,培养室内需遮光,如果光线过多,容易抑制菌丝生长,并可能导致菌丝发菌后期过早形成原基。
温湿度的控制上,要求室内温度前高后低,发菌初期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5~28℃,使元蘑菌丝迅速定植、吃料,生长较快。7~10d后,菌丝便可封面,此时温度不宜过高,但不能突然降低温度,应使温度逐渐降至22~24℃。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之间,过高易造成杂菌污染,过低易使培养料水分蒸发,造成培养料干缩。
在通风环节上切不可麻弊大意,元蘑是一个好气性真菌,前期由于温度较低,人们往往为了保持适宜的温度而不进行通风,但是在移入培养室后7~10d没封面之前,由于生长缓慢,呼吸较少,可以不通风,但10天以后必须经常通风,使培养室始终保持空气新鲜,每天至少通风换气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温湿度过高时,应适当增加通风次数和通风时间。
元蘑菌丝培养阶段要十分注意定期观察菌丝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有杂菌污染,应及时挑出、及时处理,及时隔离。一般菌袋培养40~60d左右,菌丝就可长满全袋,再继续培养10d左右,使菌丝充分吸收和积累大量营养物质,以达到生理成熟。
10.主持人:菌丝长满全袋后就可以进入出菇房了,怎样选择出菇房呢?这一过程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专家:出菇房应选择光照及通风良好,栽培室四壁最好是水泥墙面的干净房屋及简易棚。当菌袋有少许菇蕾时移入出菇房,这样既可防止开洞过早、菌丝生理成熟不够,引起杂菌污染和水份散失,又可防止开洞过晚而造成菌丝老化。
11.主持人:在移入出菇房之前,出菇房是否应该进行消毒处理,怎样进行清洁与消毒?
专家:发好菌的栽培袋,在进菇房以前必须将菇房清洁消毒,并布置好栽培架。栽培架用木制或角钢加工制成,长度视菇房而定,宽80cm,每层各拉5条10号铁丝,间距为19~20cm;架高以240~280cm为宜,分成5~6层,每层距离45~50cm,两架之间应留有60cm的通道,采用松木制架时,必须涂油漆以防木霉等杂菌滋生。菇房在菌袋开洞前3~5d再清洁一次。同时还要进行药物消毒,每20m2用硫磺0.5kg及福尔马林0.5kg,密闭熏蒸24h,熏蒸时必须加大菇房空间湿度,以达到消毒的效果。
12.主持人:移入出菇房,菌袋是否也需要消毒?
专家:菌袋从培养室移至菇房内或菇房附近,预先清洗干净,用桶盛0.1%~0.2%的托布津药液或0.2%高锰酸钾溶液,手提塑料袋口,将菌袋浸入药液中旋转数下,操作时最好带胶手套。
13.主持人:消毒以后怎么办?
专家:因为我们采用的是挂袋栽培,因此消毒以后应进行扎绳,不过扎绳之前应先将棉塞拔除,脱去套环,然后用绳扎于袋口上备用。
14.主持人:袋口扎上了,到时怎么出蘑菇啊?
专家:划口开洞菌就可以出菇,不过在划口开洞菌之前,应将袋外药液凉干,方可划口。在菌袋侧壁上用锋利的刀片轻轻切开成“V”字形口,角度为45~50°左右,角的斜线长2~2.5cm,划口深度0.5cm,每袋划10~12个口,分3层,呈品字形分布,下层口距袋底部5cm。然后挂袋。
15.主持人:那该怎样挂袋呢?
专家:菌袋开洞后应及时上架。用预先制备好S型吊钓(14#铁丝),吊挂到栽培架的铁丝上,袋与袋相距10cm左右,每个菇房力争在3d内挂满,以便管理。
16.主持人:人工栽培元蘑,在出菇期间该怎么管理?
专家:出菇期间应根据不同阶段进行管理:
首先在菇蕾形成阶段,元蘑子实体原基是在低温10~15℃的条件下以及光照刺激下形成,初期要通风降温,增加光照,促使菇蕾形成,此阶段温度10~15℃,光照要足,湿度80%以上,一般不要直接向划口处喷水,如果此时加大空间温度或喷水,菌丝就会迅速生长,形成一层白色菌皮,影响菇蕾的发育。
之后进入幼菇期,元蘑菇蕾形成约需3~6d。此阶段温度控制在15℃左右,空气湿度85%~95%,不直接向菌袋喷水。
第三,成熟期 从菇蕾到成菇一般需要10~20d,此阶段温度10~18℃为宜,空气相对湿度85%~95%,加强通风换气,适当增强光照,要经常少量多次喷水,雾状为好,以满足水分需要。
17.主持人:经过出菇期的管理,元蘑成熟后即可进行采收,元蘑的采收标准是什么?
专家:为使元蘑既有较高的品质,又要使元蘑子实体得到充分膨大,以获得足够的产量水平,应在元蘑子实体的重量和体积不再明显地增加时,及时采收。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