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鸡腿菇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2-08-2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鸡腿菇是一种集营养、药用价值于一身的珍稀食用菌,口感脆嫩,芳香淡雅,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由于鸡腿菇有别于其它食用菌,栽培者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容易在规模生产中发生各种问题,比如:容易发生病虫暴发,出菇过于集中,造成滞销等问题,影响栽培效益,甚至亏本。

        1目前,生产中一般采用袋栽的形式,但在发菌期间,鸡腿菇易遭受杂菌、害虫的危害,造成发菌失败。

        应采取的对策

        1.1原料要新鲜,用前最好经3天曝晒,场地要清洁,附近没有污染源。

        1.2拌料时加入2%~3%的生石灰,提高原料的pH值到7.5~8。

        1.3采用之次发酵技术,即对初步发酵腐熟的原料,进行人工控制条件下的巴氏灭菌再发酵过程,使原料更有利于菌丝生长,进一步杀灭病菌害虫。

        1.4装袋前结合翻堆喷洒1‰的杀菌剂、杀虫剂,并充分拌均。

        1.5装袋季节选在秋季,当地气温稳定在22℃以下,低温发菌能显著提高发菌的成功率。

        2鸡腿菇形成原基后生长过于迅速,产量过于集中,造成滞销。

        应采取的对策

        2.1先对本地及邻近地区的市场进行详细调查,根据市场需求量确定栽培规模,千万不要盲目求大。

        2.2建立多种销售渠道,比如:当地鲜销、真空包装后销到较远地区、加工成腌渍品后,在更大范围内销售。

        2.3鸡腿菇菌丝抗衰老,宜采用“集中装袋,分批覆土”的办法,使其均衡上市,一般在适温季节2次覆土时间间隔15天,低温季节,间隔7天,还要考虑到当地节日市场,要灵活掌握每次覆土的袋数。

        3冬季大棚生产时,揭帘升温,强光会抑制鸡腿菇的生长,降低鸡腿菇品质,不揭帘又会导致棚温过低。

        应采取的对策

        3.1冬季采用竖袋覆土,能提高地温1~2℃,同时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

        3.2深冬生产时,棚内应设有蒸汽锅炉或火墙,人工加热,控制棚温,揭帘升温只作为一种辅助措施。

        3.3畦的上方覆盖一层遮阳网,保证鸡腿菇在暗光下生长,又不影响揭帘升温。

        4头潮菇后,菌袋大量失水,导致后续产量不高,大水漫灌又会造成二茬菇发黄,品质下降的问题。

        应采取的对策

        4.1覆土前浇足底墒,覆土完毕后,用地膜覆盖保湿,直到菌丝长透土层,去掉地膜。

        4.2结合通风,每天向空中及墙壁喷水,以减少地面蒸腾失水,出菇后应避免向子实体喷水。

        4.3出菇畦内铺设微灌系统,或在两畦中间挖一条渗水渠,做到既对土壤补水,又不破坏出菇畦的土表结构。

        4.4如果出菇场地有限,应把2茬菇后的菌袋和覆土全部清出,及时进行下一批菌袋的栽培。

        5出菇后期,随气温升高,鸡爪菌和虫害大面积暴发,造成绝收。

        应采取的对策

        5.1覆土应从大田中取,做常规严格消毒处理,不要图方便在棚内就近取土。

        5.2每出一茬菇后,清理菇床,除去菇根残留物,深埋或焚烧,并喷洒一遍杀菌药剂。

        5.3春季出菇后期不再进行覆土工作,约4月下旬,应浇1次透水,加大通风,采完最后一茬菇后,揭去大棚膜,清理场地,在鸡爪菌暴发前结束鸡腿菇的生产。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