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南方滑菇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2-10-2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滑菇又名珍珠菇,子实体丛生,朵形小,菌盖黄褐色,表面光滑,有粘质,营养价值高,发展前景广阔。滑菇属喜湿性真菌,出菇温度5—20℃,适合南方高山区种植。近年来,我县高山区综合利用栽培香菇、杏鲍菇等菌类污染的废料,采用长袋模式种植滑菇,取得高产,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栽培季节  滑菇菌筒充分成熟后,以出菇有利,因此宜采用春种秋收的栽培方式。南方高山区制袋期可安排在2—4月,菌株选用中晚熟种。

        2、培养料配方  种植滑菇的原料广泛,棉子壳、杂木屑、野草、农作物秸秆以及污染的废料等均可。配方为:(1)杂木屑58%,五节芒等野草粉30%,麦皮10%,碳酸钙1%,石膏粉1%;(2)杂木屑86%,麦皮10%,玉米粉2%,碳酸钙1%,石膏粉1%;(3)杂木屑73%,棉子壳15%,麦皮10%,碳酸钙1%,石膏粉1%;(4)杂木屑56%,稻草粉30%,麦皮10%,玉米粉2%,碳酸钙1%,石膏粉1%。pH5—6,料水比1:1.15。杂木屑要选用陈旧木屑,比如香菇的污染料以及经堆集发酵处理的杂木屑。

        3、装袋、灭菌、接种  采用15厘米×55厘米规格的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湿料2—2.1kg。装袋、灭菌、接种具体做法同袋栽香菇。由于滑菇栽培种比较松散特别是未走透的栽培种,因此栽培种须走满袋后,方可用于生产,这对提高成活率、降低污染率有一定成效。

        4、养菌期管理  滑菇菌丝生长温度4—32℃,最适24—26℃,32℃以上菌丝停止生长甚至死亡,低于10℃菌丝生长缓慢,若长期处在0℃以下会发生冻害。管理关键:(1)滑菇接种安排在冬、春,气温一般不高,为了有利于菌丝定植生长,接种后菌筒先按柴堆式排放,排与排间隔25—30厘米,待接种口菌丝圈直径达7—8厘米时,改按井字形叠放,每堆6—7层。(2)养菌室气温低于15℃时,菌筒堆紧些;气温高于25℃,菌筒堆疏些,同时要加强通风换气,以防高温烧菌。(3)翻堆3—4次。翻堆时结合检杂,对污染绿霉等杂菌的菌筒可重新利用,而污染毛霉、红霉、黄曲霉的滑菇菌丝可将其覆盖,对出菇影响不大。

        5、场地选择与建棚  滑菇生长发育喜欢高湿环境,栽培场应选择在向阳的田地,干燥山地不宜作栽培场。采用立体床架式菇棚,分内棚与外棚。内棚排放两个床架,宽80厘米,上下5层,层间距35厘米,两个床架之间的走道宽70—80米,并用塑料膜将两个床架从上到下全部盖住。内棚外搭遮阳棚(即外棚),外棚四周围帘稍密些,以利于保湿。棚顶遮阳物要比花菇棚厚,即七阴三阳至全阴(根据气温高低调节)。光线太强,菌柄短,菌盖色泽差;光线适中,菌柄长,菌盖色泽呈黄褐色,外观好;过暗也不利出菇。

        6、出菇期管理  滑菇属低温结实性真菌,出菇温度5—20℃,适宜温度10—18℃。气温高于20℃,子实体不发生,已长的滑菇菌柄细小,易开伞,商品价值低,严重时,菌盖表面粘液变少变干,色泽变暗,菇质变软,甚至死亡;5—10℃,滑菇生长健壮,但产菇量少。气温过低,也会造成滑菇冻害。滑菇喜湿,出菇期空气湿度要提高到90%左右,低于80%会引起死菇,表现症状:菌盖粘液变少,色泽不鲜,菌盖边缘起皱,甚至菇体平缩。气温高时,要加强通风,防止死菇。

        (1)菌筒上架与催蕾  上架时间安排在公历10—11月,日气温稳定在20℃以下时。菇筒上架后,挖除接种口老菌块,接种口朝侧向,并盖好薄膜保湿,当湿度低于70%时,可适当向空间喷雾水。待接种口长出新菌丝体时,选气温适宜的天气,向菇棚空间、菇筒表面喷水,每日2—3次,使空间湿度达90%左右,促其现蕾。接种口凹陷处若有积水,要及时倒掉。长筒栽培,第一潮菇发生在接种口处,不须割菇蕾;第二潮菇发生在接种口外围,第三、四潮菇在菇筒表面均可形成。菇蕾出现后,长到米粒大小时,及时用利刀沿菇蕾外围割破3/4薄膜,使其裸露。

        (2)出菇期管理  现蕾后接种口朝上,每天早晚各喷水1次,晴天喷水量要加大,适宜的空间湿度为90%左右,菇筒凹陷处有积水,要清理。气温高时要加厚棚顶遮阳物,气温低时调疏遮阳物。菇蕾生长期不可通对流风,气温低少通风(每天1次,每次0.5—1小时),气温在18℃以上要加强通风,为防止因通风而引起湿度下降,要相应增加喷水次数。菇棚气温5℃以下,不能直接向菇蕾表面喷水,特别是霜冻天,以免菇蕾被冻死。一潮菇采收后,须养菌10天左右,让菌丝充分恢复,积累养分,而后再通过喷水增湿,进行催蕾。

        (3)采收  按滑菇收购标准适时采收。盐水菇与鲜菇收购要求未开伞时采收,若是用于干制,则在菌膜微破时采收。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