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1-2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冬季气温低,培育平菇常出现发菌缓慢或迟迟不发菌,即使能出菇也会产生畸形菇,用煤炉加温栽培成本大,还容易使菇体产生中毒现象。采取以下措施充分利用生物能保持菌袋有较高温度发菌,可以节省种植成本。
在秋季装袋接种栽培平菇,到气温寒冷时就能发好半袋菌丝,将这样的菌袋进行保温栽培,菌袋可以很快发满菌丝。没有提前装袋栽培的,可以一次性加温发菌。气温降低后密码发好半袋菌丝的菌袋,尽量将菌袋码高、码宽,以利于聚温、增温和保温。每排码7层,排与排之间留50厘米的空隙以便换气,每码4排为一段,每段之间相距67厘米,便于人行走管理和翻堆。
菌袋码好后上面覆盖2层塑料薄膜,也可以将刚接好菌种的菌袋与保温菌袋搭配堆码,先在底层码3层发好半袋菌丝的菌袋,再码4层刚接过菌种的菌袋,上面覆盖塑料薄膜。菌袋在发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要每天检查菌袋温度,菌袋温度超过27℃时揭膜降温。
菌袋长满菌丝后立即取出,排放到出菇处出菇,将刚接种的菌袋码在还未长满菌丝的菌袋上面,盖膜保温培养,如此陆续取出长满菌丝的菌袋,填放新接种的菌袋。
发满菌丝的菌袋转到出菇场地(室内或棚内)出菇,每排码7层,排间相距40厘米,连码3排留70厘米间距,再连码3排,以便人行走管理和采菇,码直防倒堆。
气温较低时,可以在平菇堆上横架细竹竿,上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温。气温高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其他管理方法按常规。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