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冷库种金针菇的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3-01-1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一、发菌管理
      1.控温发菌:库顶最高处温度低于22℃,让菌丝在适温环境下生长。
      2.定时通风: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
      3.及时消杀:要按期检查,及时解决污染和被害菌袋。库内每周用敌敌畏、多菌灵喷雾消毒杀虫1次。
      4.控湿避光:湿度节制在60%—65%,非操作管理时开放光源。
      二、出菇管理
      1.降温:将库内温度由菌丝生长期的20℃—22℃降到13℃—16℃,2—3天后菌袋冷透后转入下步管理。
      2.杀虫:用80%敌敌畏乳油500—1000倍液自上而下空间喷雾,药量2—4毫升/立方米,再用浸透药液的布条悬挂在通风口、门口处,借以杀灭库内菇蝇、菇蚊、跳虫和螨类。闷10小时后转入下步管理。
      3.杀菌加湿:用克霉灵2000倍液自上而下喷雾,药量1次3—5小袋/100立方米,药液要打湿菌袋、架板,如发菌期间杂菌较多,初始的2—3天内,均用2000倍液克霉灵进行加湿,若湿度还不够,再用井水补喷,2—3天内使库内湿度巩固在85%即可开袋。此阶段1天通风3—4次,使空气新鲜。
      4.解绳撑袋:如库内湿度不够或近风口的地方,袋口可撑起一半,待湿度巩固后再全撑开。解口后,若端面为绿霉污染须再绑住,让未污染的端面出菇。若端面为粉红色面包霉污染,须扎紧两端袋口远弃,用克霉灵500倍液自上而下喷淋周围菌袋。库温随即降至12℃—15℃,进入催蕾期。
      5.催蕾期:恒湿(85%)和空气清爽是引诱菇蕾形成的环境条件。因为库结构和通风能力不同,短的1次通15分钟,长的须通30分钟,长时间的通风对湿度影响很大,在进风管道加雾化效果很好的水嘴,微电机带动与通风或制冷同步运行。加湿降到地面的水当中含有大批二氧化碳,最好能导出库。此阶段湿度恒定就会更易形成菇蕾,过高的湿度会使端面菌丝旺长,过低的湿度会使端面板结菌丝结皮不出菇。10—12天,培养料外表就会涌现琥珀色的水珠,这是菇蕾涌现的前兆,不久,米白色的原基就会整齐地涌现在培养料外表。
      6.抑制期:当库内80%菌袋现蕾,幼菇长至0。8—1。5厘米时,库温降至4℃—6℃,增长库与外界通风和库内循环风量,使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使幼菇变得粗壮。此时湿度80%—90%,时间5—7天,是增长菇体重量,提高商品性的关键时期。此阶段还可有弱光存在。
      7.伸长期:减少通风增长二氧化碳浓度,促使菌柄迅速伸长生长。库温10℃—12℃,湿度85%—90%,通风次数要少,时间略长,维持干湿交替,利于菌柄的伸长和避免细菌性雀斑病的发生。15天后,菌盖直径0。8—1。3厘米,菌柄长12—15厘米,进入采收期。
      三、管理难点分析
      1.通风:冷库是一个缺氧的环境,半个小时的通风,再经0。5—1小时,二氧化碳浓度又恢复常量,故风量不足是个普遍问题。易形成菇帽尖、柄细长的菇体,就是缺氧的标志。菇体只需处在袋内就不怕通风,库内空气循环对改良菇体情况是必须的。通风与降湿增温的抵触可经过少通勤通或通风喷雾状水来解决。同时可加喷石灰水来吸收二氧化碳。
      2.温度:现蕾、抑制、伸长三个阶段所需温度为高、低、中。现蕾前的低温引诱、现蕾期的相对高湿能加速原基发生;抑制期的低温辅以强风,能改良菇体品格,增长产量;伸长期的低温亦有助于增长产量,延长存架期,此阶段亦要改变不敢通风的传统管理办法,因为库内缺氧显然,将严重影响菇柄加粗及其商品性。
      3.湿度:湿度的大小随温度变革,低温高湿、升温降湿能预防病害发生;高湿利于出菇密,低温高湿利于增长菇重。
      三者中,温度是发育快慢的关键,对于首次种菇者,在不能很好地预见操作的效果前,最佳的方法是低温求稳,这样能够充分用风来改良菇体商品性。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