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利用姬菇、平菇的菇糠生产鸡腿菇

    发布时间:2013-01-2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鸡腿菇,因其外形似鸡腿而得名,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利用姬菇、平菇的下脚料和生产姬菇的旧大棚生产鸡腿菇,60平方米的菇棚可以生产鸡腿菇1500~2000千克,纯收入在2500元以上,经济效益可观,具体措施如下:
         培养料的选择与处理 菇类的下脚料和棉子壳(无棉子壳的可选择玉米芯,但必须经玉米粉碎机粉碎)。
         培养料的配方 棉子壳或玉米芯30%~40%,菇糠60%~70%,生石灰7%~8%(外加)。料水比为1∶1.5~1.6。
         堆积发酵 按配方要求将培养料称好,将生石灰均匀撒在主料上,然后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将拌匀的料堆成宽1米、高0.5~1米,长度不限的料堆。用直径5厘米左右的木棍在料堆上插孔,每孔间隔40~50厘米,以利于通气。然后覆盖草帘,待料内温度自然上升到65~70℃时,进行第1次翻堆,内倒外,外倒内。24小时后再翻堆1次,如此进行,翻堆4~5次即可。基料发酵成功的标准为:料内补嗜热好氧微生物如放线菌生长均匀,料有特殊的酒香味。
         基料的装袋与播种 原斜经堆积发酵处理后,可进行装袋与播种。采用3层菌种2层料的层播方式进行播种,播种量一般为料重的12%~15%。装好袋后在原种部位扎10~12个小孔。
         堆垛发菌 装完的菌袋可堆在院内或房前,高5~6层,堆好垛后,盖草帘,注意垛与垛之间留空隙,温度控制在20~26℃,料温不能超过30℃。若温度达到30℃,要立即倒垛,一般情况下,5~7天倒垛1次,1个月可发满菌袋。
         开袋覆土 首先在菇棚内每隔30厘来挖90~100厘米宽、15~25厘米深的畦沟,然后将发好苗的菌袋的外层塑料袋全部脱去。将脱去菌袋的菌棒横向排放在畦沟内。注意菌棒前后左右应保留2厘米的间隙,然后在菌袋四周填满营养土,灌大水,让水浸透畦床,待水完全渗入后,再覆盖2~3厘米厚的营养土,并向畦面喷水,使畦面湿透即可。
         出菇管理 鸡腿菇的出菇管理,关键在于菇场的通风、调湿、光线、温度和再覆土等环境条件的综合调控与有机结合。鸡腿菇出菇的最佳温度为18~22℃。出菇后温度掌握在16~18℃,不得超过22℃。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之间。(1)二次覆土。栽培后20~25天,畦面即可长满白色菌丝,菌丝进入扭结出菇阶段时进行二次覆土,厚度2厘来。每天喷1次水,出菇后不再喷水。(2)及时通风。出菇后,要加强通风。(3)适时采收。鸡腿菇应在菌环尚未松动脱落、菌盖未开伞前及时采收。头潮菇采收完后,及时清除菇床残留的菇蒂,然后浇大水1次。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