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药用菌与林下经济发展研讨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安全吃菌知多少

    安全吃菌知多少

    鸡腿菇栽培养护管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3-03-14

      来源:互联网

        1.生长发育条件
      (1)营养:鸡腿菇能够利用的碳源和氮源很多。在纯培养中,常采用葡萄糖和果糖等作为主要碳源,蛋白胨和酵母膏等作为主要氮源;在栽培时,则利用作物秸秆、棉籽壳、玉米穗、杂草、出菇废料、畜粪等原料作为碳源,麸皮、米糠、玉米面、豆饼粉、尿素等作为培养料的氮源。无机盐包括主要元素磷、钾、钙、镁、硫等和微量元素铁、铜、锌、硼、钼等,其中以磷、钾、镁三元素最为重要。在配制培养基(料)时常添加的无机盐有磷酸二氧钾、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石膏(硫酸钙)、过磷酸钙、碳酸钙等。
      (2)温度:鸡腿菇是一种中温偏高型菌类。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2—26℃,以24℃左右萌发最快。菌丝耐低温能力强,-10℃不会冻死。其生长温度范围是3—35℃,最适24—28℃,过高或过低菌丝生长速度均减缓。35℃以上菌丝停止生长,并迅速老化,自溶变黑,40℃时菌丝变枯死亡。子实体形成需要温差刺激,温差范围为5—10℃。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为16—24℃,在这个温度区间内子实体发生数量多,质量好,产量高。温度低于8℃,或高于30℃,子实体均不易形成。在适温范围内,温度低,子实体生长慢,但菇体粗壮肥大,结实,质量好,贮存期长;温度高,子实体生长加快,菌柄伸长,菌盖小而薄,菇质较差,极易开伞自溶。
      (3)水分和湿度:鸡腿菇培养料的适宜含水量为60%—70%,最适为65%左右。水分低,菌丝体生长慢,稀疏无力;水分过高,菌丝体生长因供氧不足而受阻。床栽时含水量可以略高,袋栽时含水量不宜过高。经过发酵的培养料含水量为70%左右进行床栽时菌丝生长旺盛。发菌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宜控制在80%左右。子实体生长阶段对环境湿度要求较高,空气相对湿度85%—90%最为适宜。湿度不足,子实体瘦小,生长缓慢;湿度过高且通风差,菌盖易得斑点病。
      (4)光照: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照,在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旺盛新鲜,强光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加速菌丝体的老化。子实体形成及生长阶段需适量散射光,较弱散射光线可使子实体生长嫩白、肥胖,强光能抑制子实体生长,而且质地变差。最适宜的光照强度为60—90勒克斯。在这样的光照下,鸡腿菇出菇快,品质好,产量高,不易感染杂菌,商品价值高。
      (5)空气:鸡腿菇属于好氧型菌类,其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生产实践证明,鸡腿菇的不同生长阶段需要氧量有较大的差异。菌丝体生长阶段需氧量略少,此阶段和平菇的需要量基本一样。而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则需要大量氧气。在空气中适宜的氧气含量能显著提高鸡腿菇菌丝的生长力,从而增加产量,改善品质。若通气不良,氧气供应不足时,幼菇发育迟缓,菌柄伸长,菌盖变小变薄,形成品质差的畸形菇。
      (6)酸碱度:鸡腿菇菌丝在pH值2—10的培养基中均能生长,但最适pH值为6.5—7.5。在菌丝生长阶段,由于呼吸作用及代谢产物积累使培养基pH下降,故在拌制培养基时,应将pH值调至7.5—8。一般加入2%—3%的石灰粉进行调节。
      (7)覆土:鸡腿菇为土生菌类,子实体的发生及生长均离不开土壤。若无覆土刺激,菌丝发育再好,也不会形成子实体。因此,覆土是出菇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覆土用的泥土要求土质疏松,干湿适宜,pH值中性偏碱,无虫卵。然后用1‰的敌敌畏和2‰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后闷堆3—4天,以杀死土壤中的部分害虫和杂菌。覆土的含水量以握之成团,放手即散为度。覆土厚度一般为2—5厘米,土粒大小以直径0.5—2厘米为宜。
      2.安排生产
      (1)确定生产时期:鸡腿菇属中温偏高型食用菌,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是16—24℃。人工栽培时,在没有增温、降温条件,纯粹利用自然气温的情况下,一般安排在2—6月份,8—12月份出菇。夏季温度高,子实体保存时间较短,一般不宜栽培,但如果有降温条件,且能及时鲜销或加工,也可栽培。一般选择山洞、地下室等处栽培,其气温较低,适合鸡腿菇生长。也可利用与高秆作物(粮食、蔬菜等)及果树、树林等套种遮阳降温栽培。冬季如有加温条件,也可栽培,尤其采用日光温室等冬暖式大棚栽培,棚内温度较高,适宜出菇,采收后外界气温低,可抑制菇体继续成熟老化,解决了短期保鲜难题,具有重要推广价值,总之,只要能满足鸡腿菇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反季节栽培优点更多,可以在增加少量投资的情况下,获取更高的销售收入。
      (2)准备菌种:根据生产栽培袋时间安排菌种生产。
      母种生产培养基配方:
      ①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②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蛋白胨5克、硫酸镁3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
      ①棉籽壳97%、石膏1%、石灰2%。
      ②玉米粒80%、木屑10%、米糠8%、糖1%、石膏1%。
      (3)发酵料栽培技术:
      ①菇棚选择与消毒:建棚场地一般应选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周围环境清洁,远离鸡棚畜舍、饲料厂,靠近水源,有堆料场地,坐北朝南,保温、保湿性能好,空气流通的日光温室或半地下温棚,菇棚四周开设通风窗。清理棚内杂物,平整场地,然后拍实。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500倍和50%辛硫磷800—1000倍液混合喷雾,地面、墙壁全部喷匀,彻底杀虫。用40%甲醛稀释150—200倍溶液,把棚内全喷一遍用于杀菌。墙上地面用石灰粉浓撒一遍用于场地卫生和消毒。
      ②培养料配制:1平方米可投料30—40千克。配方为:玉米芯350千克,棉子壳150千克,麸皮40千克,玉米面30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生石膏粉10千克,鲜石灰粉15千克,尿素2千克,硼锌铁镁肥1千克,多菌灵0.5千克。水800—850千克。在室内外拌料均可。首先把玉米芯碎成花生米大小,玉米芯摊开,棉子壳、麸皮、玉米面均匀洒上,把用筛均匀筛过的过磷酸钙、石膏粉、石灰粉干翻2遍。尿素、硼锌铁镁肥、多菌灵全部溶于水拌匀,然后把水全部均匀泼在料上,边泼边翻,翻匀为止,含水量以手用力握有3—4滴水滴为宜。
      ③培养料发酵:把料堆成高1米,宽1.5米,长不限,不盖塑料膜,料上每30厘米用直径5厘米木棒打孔至料底,第2天翻堆1次,冬季气温过低,可用塑料壶装开水埋料中间增温,待温度升至60℃时(不超过65℃,温度过高,可降低料堆高度)保持10个小时,翻堆,再保持10小时,翻堆时每500千克料用150千克敌百虫加水15千克喷雾杀虫,然后把温度降到50℃左右,保持1昼夜,培养料颜色成黑褐色,有香味,待料温降至30℃以下装袋,发酵料若偏干,可加多菌灵水,手用力握水含而不滴为宜。
      ④装袋与发菌:塑料袋规格用宽22—24厘米,长45厘米单面厚0.015厘米,菌种袋表面先用多菌灵水擦洗一遍,剥去塑料袋,把菌种掰成枣样大小备用,装袋时先扎好一头,装1厘米厚料,均匀播一层菌种(6—7块),继续装料,边装边压料,装至一半高时靠外圈撒一层菌种,再装料至袋口时撒一层菌种,盖1厘米厚的料,压实、扎口越紧越好。将装好的菌袋及时放在消毒的菇房内培养,越暗越好,通风干燥,空气新鲜,袋内温度掌握在24—26℃,最高不超过28℃,每3—4天翻堆1次,中间的翻边上,边上的翻中间,使之受热均匀生长一致,30天左右菌丝可发满袋。
      ⑤覆土的选择与处理:
      A.土壤选择:选用含有一定腐殖质,透气性蓄水力强的土壤,为覆土材料。取大田耕作层以下或林地地表20厘米以下土质,曝晒2—3天拍碎过粗筛。在土中加入1.5%生石灰粉、1%碳酸钙。
      B.土壤消毒:100平方米需土3.5立方米,用敌敌畏0.5千克配成0.5%溶液,均匀喷雾杀菌。把土堆积成长堆用薄膜覆盖24—28小时,闷堆杀虫、杀菌备用。将处理过的土粒调水至手握成团落地即散。
      ⑥棚内畦栽管理:在棚内把地整平,再做成宽100—150厘米、深10—20厘米、长不限的地畦。喷洒0.5%敌敌畏和0.2%高锰酸钾溶液,对场地进行杀虫、杀菌。畦底和畦邦均匀撒一层石灰粉。把发满菌或接近发满菌的菌袋用石灰水(或多菌灵水)擦洗菌袋外表,再剥去塑料袋。将脱袋的菌筒从中间截成两段,截面朝下竖排在畦中,菌棒间隙2—3厘米,用挖出的土填满袋缝,浇透水后的菌棒表面覆盖已处理好的消毒土3—4厘米厚,整平料面,覆膜保温、保湿。
      ⑦出菇期管理:覆土后要保持土层湿润,适当通风,棚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一般覆土后10—15天菌丝基本发满,这时用竹片撑起弓棚,以便控制温度、湿度、空气、光线。
      A.大棚内定期通风的同时,每天掀动小棚薄膜通风1次。给一定的温差刺激和散射光。温度控制在16—22℃。
      B.大棚内和小弓棚内的湿度始终保持在85%—95%,湿度偏低时可喷雾水。
      C.覆土后20天左右,床面现原基,管理要以增湿、通风为主,特别是子实体生长阶段,要常喷雾水、常通风,保持较高的湿度和充足的氧气,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
      D.一般现蕾7—10天,在菌环尚未松动脱落、菌盖未开伞前及时采收,采收后用小刀削去基部泥土和杂质。
      E.采收头潮菇后,清理床面,补水喷水、养菌,促现蕾出菇,一般每潮菇间隔10—15天,可连续采收5—6潮菇,管理得好,50千克干料可收鲜菇100千克左右。
      F.选床面无菇和转潮期间,喷洒0.5%石灰澄清液和肥水,以补足床养分,控制菌床酸化。
      (4)熟料栽培技术
      ①原料配方:
      A.木屑20%、玉米芯55%、稻草(豆秸、玉米秸)10%、麦麸(玉米粉)10%、尿素1%、石灰2.5%、磷肥1.5%。
      B.菇类污染料66%、稻草(豆秸)30%、磷肥0.5%、尿素0.3%、多菌灵0.2%、石灰3%。
      ②栽培工艺:备料(备种)→培养料发酵→灭菌→接种→发菌期管理→覆土→出菇期管理→采收。
      ③操作过程:
      A.栽培原料准备:稻草、玉米秸、玉米心芯、豆秸等粉碎,加入其他原料充分混合,调整水分为60%—65%,建堆进行发酵(45—60℃)3天。
      B.灭菌:将发酵好的培养料调整含水量为60%—65%,然后装袋,选用17厘米×33厘米或20—22厘米×40厘米塑料袋,入料后,稍压实,两头扎口后灭菌,常压100℃保持12小时。
      C.接种:灭菌后将袋取出,放入接种室后,冷却,无菌条件下,两头接种。
      D.发菌:接种后,培养袋放入18—30℃温度范围内培养,最适24—26℃,注意遮光,30天左右即可发满,准备脱袋覆土。
      E.覆土:地面作畦床,宽1米,长度不限,深度视栽培袋而定,将脱袋后的菌棒摆于畦上,棒间留有一定空隙,畦床铺少量发酵料,菌棒间填入发酵料,压实。排放完毕,覆3—5厘米肥沃沙质土壤,覆土水分以握之成团,弃之则散为宜,如土壤太干,可喷少量水,然后盖塑料薄膜保持土壤湿润。覆土材料见发酵料土处理。
      F.出菇期管理:温度控制在22—26℃,十几天后菌丝可布满畦床,洒以冷水,空间湿度提高到85%—90%,温度调节到15—22℃,每天揭膜通风增加氧气,菇蕾破土后,要加强通风,勤喷水,并给予适当散射光。
      G.采收:经过7—10天,子实体七八分成熟,即可采收。采收后,消除料面杂物,喷一次pH值9—12石灰水继续覆盖薄膜,进入下茬菇管理阶段。
      (5)鸡腿菇常用营养液配方:
      配方一(尿素稀释液):用尿素50克加清水25—50升配成0.1%—0.2%的稀释液喷洒。
      配方二(尿糖液):尿素50克、蔗糖500克,加水50升。
      配方三(糖微液):葡萄糖或蔗糖500克、多元微肥200克,加水50升。
      配方四(糖碳磷硫液):糖500克、碳酸钙500克、磷酸二氢钾50克、硫酸镁25克,加水50升。
      配方五(土豆汁):土豆1千克,加水5升煮沸30分钟,去渣取汁加10倍清水。
      配方六(淘米水):新鲜淘米水,澄清即可使用。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