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食用菌出菇期管理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2014-01-0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1、加强温湿度的管理。根据食用菌出菇期生物学特性,温度控制在12-18度,湿度在90-95%,当前在管理上,做到稳定温度,增加湿度,适量光照,加强通风,除病灭虫害,提高产量和效益。
2、分品出菇期种管理
(1)、普通平菇的管理。需要大温差刺激出菇,所以在增加湿度,增加光照和加强通风的基础上,要昼夜加大温差,加大喷水量,蘑菇越多,喷水越多,可往菇蕾上直接喷,提高产量。
(2)、鸡腿菇的管理。鸡腿菇出菇不需要大温差,在稳定温度的基础上,适当通风透光,保证湿度,可在墙上、空地上喷水,切忌往菇蕾上喷水,防止开伞,降低鲜菇的品质。
(3)、杏鲍菇的管理。杏鲍菇子实体的形成,温度保持在12-16度,湿度在85-95%,为了提高湿度,可在地面和墙壁上喷水,切忌往菇蕾上喷水,防止菇体变黄,烂菇,影响鲜菇的品质,还要加强通风,光照控制在1000雷克斯,适时采收。
(4)、金针菇的管理。金针菇子实体的形成,温度保持在13度左右,湿度在90%左右。在保温、保湿的基础上,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是关键,具有商品价值的金针菇是不开伞、柄长、色浅的长柄菇,只有在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0.095%-0.152%)的情况下,质量才能保证。适量的光照,出菇期金针菇具有很强的向光性,这样即可增加子实体的产量,有可使菇体朝着有光的方向整齐生长,而不散乱,同时菌盖开伞与生长和基部绒毛形成均受到抑制,保证了商品菇的质量。
(5)、台湾小白平菇的管理。台湾小白平菇子实体的形成,在低温7-8度发菌的基础上,上升到10-14度,在光照刺激下,加强通风,湿度在90%左右,鲜菇产量高,品质好。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