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病害易发 抓住重点防治
发布时间:2016-06-0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银耳病害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由病原菌引起,非侵染性病害因生理性病变、生产管理不当引起。”日前,记者在采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研究员李曼霞时她表示,要抓住重点病害,科学防治。
黑蒂头的防治:发菌培养温度不超28℃为好,适时开口割膜扩穴增氧,促进菌丝正常新陈代谢。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
白粉病的防治:白粉病又叫白腐病,病原菌为顶孢头霉。要加强菇房通风降湿,幼耳发生时可喷石灰硫磺合剂,并提前采收,用利刀连根刮除,耳基可涂抹石炭酸溶液,傍晚用霉腐剂粉剂烟熏。
僵缩病的防治:原料要曝晒,配料含水量不应过高;割膜扩穴后空间湿度不能太低;幼耳阶段发生时,可喷石灰上清液;成耳期提前采收,并用石灰水浸泡、清洗后再加工干制。
烂耳病的防治:防止培养基变酸,料袋灭菌后注意散热,发菌培养防止超温;长耳阶段温度控制在23℃~25℃,并及时通风,喷水适量;幼耳发现烂耳及时摘除、挖基,用石灰水涂擦;成耳霉烂时,要提前采收,并及时控制病原菌蔓延。(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