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多糖能活化巨噬细胞刺激抗体产生而提高免疫力,防疫期间专家提醒多吃食用菌提高自身免疫力。
玉木耳是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团队研发的食用菌新品种,洁白无瑕,温润如玉,产量高,易管理,自推广以来在扶贫一线发挥巨大作用,现就玉木耳生产标准化技术介绍如下:
1 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
2 大棚准备
应满足下列要求:
a)大棚规格
1)宜选择南北走向,建棚前地面镇压平整至同一水平线;
2)宽8 m~10 m,长25 m~30 m,棚中间高3.5 m,棚两侧立柱高2.3 m;
3)棚内设独立6 组~ 7组纵向吊袋架,每组2 行,行间距25 cm,每组间过道72 cm,吊袋架高2.3 m。立柱及吊袋横梁选择直径32 mm镀锌管(见图1)。
4)镀锌管应符合GB/T 3091的规定。
b)覆膜
1)准备好塑料膜或黑白膜,卡膜槽,卡膜簧,压膜线,钻尾钉等;
2)大棚两侧棚肩往上3 cm处固定一趟卡槽;
3)底脚留30 cm~40 cm 塑料布;
4)塑料布绷紧压实。
c)保温遮阴
棚膜外加保温被或草帘。
d)地面
1)棚内应选择砂石、炉灰渣或砖覆盖平整地面;
2)将生石灰均匀撒到大棚内各个角落进行消毒处理。
e)系绳
绳长2.6 m,按照绳间距22 cm分别系在大棚纵向镀锌管上,拉绳找平,要求横平竖直,系绳后最下方距离地面15 cm。
3 菌包运输
3.1 菌袋要求
高20 cm~21cm,直径10 cm~11 cm,无污染,达到生理成熟,可直接进行出耳。
3.2 运输要求
应满足下列要求:
a)不得与有毒物品混装;
b)气温达30 ℃ 以上时,需用10℃ ~ 20 ℃的冷藏车(船)运输;
c)运输中必须有防震、防晒、防雨淋、防冻的措施;
d)装卸菌包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菌包。
4 菌袋休养
应满足下列要求:
a)入棚后横向摆放大棚地面恢复菌丝生长;
b)菌袋码放3 ~ 4层高,2~3行为一组,行间距10 cm;
c)摆放过程中挑出污染袋,破损袋;
d)棚内温度控制在在20 ℃~24 ℃之间,湿度75%左右,二氧化碳浓度1000 ppm 以下,避光培养3 天~5天。
5 出耳管理
应满足下列要求:
a)开口
1)开口前用75% 酒精对开口机进行喷洒消毒;
2)菌包上打18排小三角口或圆钉口,深4 mm~5 mm,口间距1 cm ~ 1.5 cm,共220~240个口;
3)开口后菌包不应离皮。
b)挂袋
1)每个绳挂7袋菌包,菌包间距离3 cm~4 cm,菌包口方向朝下;
2)绳间距应保持在22 cm,挂绳最下面菌包距地面20 cm ,要求上下整齐一致,挂完后横平竖直;
3)大棚中间留80 cm的横向通道。
c)催芽
1)温度维持在20 ℃ ~ 24 ℃ 之间。湿度控制在80%~85%;
2)早上8点前和下午4点后应卷起保温被或草帘,增加棚内散射光,促进原基形成。
d)环境控制
1)原基分化后,温度应维持在在18 ℃~30 ℃ 之间,最适温度在20 ℃~24 ℃之间;
2)湿度控制在85%以上,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800 ppm。
e)转茬管理
1)一茬玉木耳采收结束后,及时清理菌包上的残根,烂耳,并清扫地面;
2)湿度控制在75% 以上,温度在20 ℃~24 ℃ 之间,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800 ppm 以下,避光、通风进行菌包休养;
3)菌包内菌丝恢复生长7天后,可以按照5.5 c)、d)方法进行出耳管理。
6 病虫害防治
6.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使用农药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T 1276的规定。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出耳期不向子实体直接喷洒化学药剂。
6.2 害虫防治
发生害虫可用菊酯类或石硫合剂对大棚周围进行多次喷施。
7 采收与晾晒
应满足下列要求:
a)采收
1)玉木耳长至3 cm~5 cm 边缘内卷,有少量孢子弹射时应及时采收;
2)采摘前停水2天~3 天;
3)采摘完成后,及时清理地面。
b)晾晒
1)应采用专门的防雨纱网晾晒架,采收的玉木耳要及时晾晒干,防止褐变;
2)晾晒厚度2 cm~3 cm ,每2 小时翻动一次,防止耳片粘连,下雨时及时覆盖塑料布;
3)无雨时让其四面通风,自然干燥,含水量要低于14%。
8 包装
用双层聚丙烯塑料袋密封包装,产品外包装应符合GB/T 6543 的规定,认证产品需按要求加贴标识。
9 贮运
9.1 贮存
贮存场所满足防雨、防鼠、防虫、通风、干燥、清洁、阴凉、避光的要求,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放;晒干的玉木耳子实体在上述条件下密封贮存,保质期不超过24个月。
9.2 运输
运输时采用专用交通工具,避免日晒、雨淋、防止摔撞、重压,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运。
10 记录
整个生产过程中,应有及时详尽的生产记录,记录档案至少保存3年。(来源:吉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