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应符合NY/T 1742栽培种的要求。选用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经过各种方法选育的灵芝品种,或经省级及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审(认)定或登记的品种。
2. 扩繁与贮藏
灵芝菌种扩繁与贮藏程应符合NY/T 528的规定。培养基原料质量要求应符合NY 5099的规定。
3. 栽培季节
在11月中旬至翌年1月下旬制段接种,2月~4月份菌段培养,5月~8月份出芝管理,9月~10月份采收。
4. 菌段生产
■ 段木制作
选择直径6cm以上的原木采伐。砍伐时应保护好树皮,避免太阳暴晒。约20d后,含水量在38%~45%时截成15cm~30cm长的段木,断面应平整。
■ 装袋
把截好的段木剔去尖角和毛刺,装入长度60cm~80cm、筒径扁宽30cm~35cm、厚度为0.06mm~0.08mm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筒袋中,每袋视段木粗细可装1根~5根,小心装袋,防破损,袋子两头用绳子扎好。
■ 灭菌
采用常压灭菌,使袋内温度快速上升到98℃~100℃后连续保温16h以上。经灭菌后趁热从灭菌灶中搬出。
■ 接种
接种前接种室或接种棚用食用菌专用气雾消毒剂熏蒸消毒。当灭菌后的段木温度冷却至30℃以下,按接种规范要求,接种全程执行无菌操作。
■ 培养
在对培养场所的空间进行清扫和消毒后,将接种后的菌段搬入培养室中,在22℃~28℃温度下叠层培养90d~110d。培养期间适时通风,空气湿度宜控制在60%~80%。当菌段表面出现浅黄色的菌皮、有小原基形成、菌段轻压有弹性、菌丝体紧密粘结时可排场。
5. 出芝管理
■ 埋段
挖穴
菌段下地前适度清除栽培穴及附近杂物,根据林地实际情况,挖深10cm~20cm、直径30cm~40cm的菌穴。
脱袋埋棒
林地内环境温度达到10℃~25℃之间,将菌段运至出芝场地集中堆放3d~5d,然后用刀将菌段外表面的塑料袋划破并脱掉,将菌段放到穴内,有灵芝原基出现的断面向上,上盖1cm~2cm土壤。菌棒与菌棒之间,应相距20cm以上。
■ 出芝
林下以郁闭度0.7左右为宜,菌蕾形成至开伞时,空气湿度保持在90%~95%;子实体开伞基本完成,菌盖边缘颜色带有黄色时,空气湿度保持在85%~90%;子实体趋于成熟至孢子弹射期空气湿度保持在80%~85%。在原基形成和幼芝生长期,土表干燥发白的地方应适当喷水,喷水应细腻,不宜过湿。在采收灵芝子实体或孢子粉套筒前7d停止喷水。芝盖分化前梳芝,及时去除弱柄畸形芝,每根菌段保留1朵~2朵。最适温度为20℃~30℃。
二、病虫害防治
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等措施。使用农药应符合 GB/T 8321和 NY/T 1276的规定。严禁使用国家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出芝期不向子实体直接喷洒化学药剂。
2. 谷蛾防治
在芝芽发生生长期,芝盖扩展期,是虫害发生期,应密切关注。幼虫活动期,进行人工捕杀;用黄板、专用杀虫灯诱杀成虫;危害严重时,剪除有虫幼芝。
3. 蚁害防治
选好场地,避开蚁源。发生蚁害采用诱杀法,在芝场四围每隔4m挖浅坑,坑深0.5m、直径0.5m。将枯草枝叶埋于坑中,外加灭蚁药粉后覆薄土。投药5d~15d蚁类中毒死亡。可多次采用,将周围蚁群杀灭。
4. 杂菌防治
培养料灭菌彻底。保持栽培环境的清洁卫生。子实体生长阶段,防止灵芝原基长出后受阳光直接暴晒而灼伤,防止积水。加强早期防治。如子实体感染木霉等霉变菌,应及时摘除,以防蔓延。
三、采收及采后处理
1. 孢子粉采收
套筒
在芝盖边缘的白色生长圈基本消失,菌盖下有少量孢子弹射时,采用单个套筒的方式进行收集,套筒外用2根竹条搭建一个透明的圆顶小塑料薄膜棚,薄膜棚下端离地面1cm~3cm。在大部分灵芝基本停止弹射孢子后收起孢子粉,放置在干净的容器里。
孢子粉采收
2. 子实体采收
孢子粉收集完毕后,菌盖木质化且不再长大时采收子实体。采收时,用剪刀在芝柄根部剪断芝柄,留柄蒂1cm~2cm。
3. 干制
■ 孢子粉干制
采收当天,将孢子粉摊晒在不锈钢等安全干净的材料上,再在阳光棚内晒干或用专用烘干机将孢子粉烘干。控制热源,使烘干温度在40℃~60℃,并控制好进出风量。烘干至含水量8%以下时,再进行包装。
■ 子实体干制
即采即烘,可使用烘房或专用烘干机,控制温度45℃~65℃,烘至含水量15%以下。
四、包装、标识、贮存与运输
■ 包装
用双层聚丙烯塑料袋密封包装,产品外包装符合 GB/T 6543的规定,认证产品需按要求加贴标识。
■ 标识
标明品名、规格、产地、批号、重量、包装日期等信息。
■ 贮藏
应符合SB/T 11094和SB/T 11095的规定。
4. 运输
运输时采用专用交通工具,避免日晒、雨淋、防止摔撞、重压,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