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症状: 被害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瘤肿,后逐渐增多,并在病菇表面形成一层白色霉。受害严重的蘑菇开始长
发布时间:2013-08-15 11:02
一、栽培发菌阶段防病措施 由于高湿度的影响,使得栽培发菌成功率大为降低,主要表现为发菌缓慢、菌丝无力、污染率高等。主要措
发布时间:2013-08-15 10:58
当今绿色食品已经成为食品主流,但在实际生产中,尤其秋季,菇农为了防治虫害而使用大量化学药物,从而使得蘑菇产品大量残留药
发布时间:2013-08-13 14:26
一、平菇大床栽培防治杂菌方法 大床栽培平菇导致的污染有多种原因,首先应针对不同情况找到污染的原因(如突遇高温、料内进水、
发布时间:2013-08-13 14:16
①在菇棚顶上铺上稻草,加大通风,适当喷水; ②引深井水喷洒降温; ③水帘菇房是今后发展的方向,适合好氧高温菌类。前提就是菇
发布时间:2013-08-13 14:09
蘑菇疣孢霉湿泡病症状:病害多发生在覆土后,茹蕾受病菌侵染,不能进一步分化发育形成菌柄和菌盖,变成形状不规则的菌块组织,
发布时间:2013-08-12 10:02
1.长菌龄品种的香菇等目前已经完全发菌的菌棒,要做好堆放环境的遮阳、通风措施,不在周边间歇性喷水,防止产生高温闷热环境,
发布时间:2013-08-12 09:13
香菇菌丝对外界温度十分敏感,堆放场所持续32℃以上便会造成菌棒生理障碍,135等弱抗品种反应特别明显。我县去年夏季遇到历史罕
发布时间:2013-08-12 08:37
一、培养料装袋时,应尽量将料袋装紧,不要留有空隙;菌袋菌丝培养阶段,应保持暗光,温度恒定;菌丝发育成熟的菌袋尽量少搬动
发布时间:2013-08-09 14:50
一、菌丝徒长 在发菌阶段,料面形成大批白色绒毛状气生菌丝为菌丝徒长景象。菌丝徒长后,不能及时转入生殖生长,现蕾推延,成菇
发布时间:2013-08-09 14:42
防止杂菌污染,要安排适宜温度栽培,香菇菌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25℃,子实体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15℃。菌龄以菌丝长满瓶
发布时间:2013-08-08 11:32
1、加强菇棚的遮荫和通风。棚顶、棚周围向阳方向盖遮荫物,棚顶安装水带喷淋降温,棚内安装排风扇进行通风换气。2、高温时不能搬
发布时间:2013-08-08 10:27
椿象属于半翅目扁蝽科,为害茯苓的主要椿象为茯苓喙扁椿象学名为MezirapariaicolaLiu,在我国湖北、广西茯苓产区发生较普遍。
发布时间:2013-08-08 09:52
秋季气候比较干燥,降温保湿及防治病菌是秋菇出菇期管理的关键。 给予充足光照一般能在菇棚内阅读报纸上小字的光照强度即可
发布时间:2013-08-07 10:01
青霉病在食用菌栽培中发生普遍,是茯苓、灵芝等食用菌栽培中的重要病害,在子实体形成阶段也常发生。发病特点该病菌属于弱寄生
发布时间:2013-08-06 11:07
具体步骤如下: ①选冬场时避开蚁源,清除腐烂树根; ②冬地周围挖1道深50cm、宽40cm的封闭环形防蚁沟,沟内撒石灰粉或以臭椿
发布时间:2013-08-06 09:54
双孢菇褐色石膏病,是由丝葚孢霉侵染所致,是双孢菇栽培中的常见、多发病害之一。发病症状:初期在其发生部位长出白色斑点状霉
发布时间:2013-08-05 16:36
(1)适温发菌让菌丝在适宜温度下充分繁殖,当菌丝长满菌袋内培养料后,不要马上进行出菇管理,让菌丝再继续生长一段时间,充分分
发布时间:2013-08-05 16:35
草鞋虫又称马陆,持续降雨湿度偏高正适宜马陆生活条件,繁殖迅速且不好防治。但是如果做出得当的防治方法也是可以减小马陆对食
发布时间:2013-08-05 16:09
①、病状:菇体过小,多为白色,生长相当迟缓,有的长出3~5个叶片,其边缘、内侧或背侧形成很多纵行菌管层,叶片下垂增厚,边
发布时间:2013-07-31 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