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1-05 09:14
沥水24小时备用。选择新鲜无霉变的棉壳,翻晒1-2天。 配料按沼渣60%、棉壳40%,或者沼渣70%、棉壳30%配料,先将棉壳用水拌湿,然后与沼渣拌匀。含水量以手捏有水滴,但不滴下为宜。 做菇床选择通...
发布时间:2012-11-03 13:47
,不必切断粉碎,不添加任何辅料,即可在室内或室外荫棚内墙式栽培平菇、凤尾菇、榆黄蘑、姬菇等。每平方米投料50千克,产菇50千克~75千克,综合成本仅需25元(稻草不计价)。 1.稻草处理:选用干燥无霉...
发布时间:2012-11-03 13:32
菌丝衰老、局部发黑等不良现象。这种现象在第2潮菇采收后尤为严重。应视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搔菌措施。料面板结、菌皮过厚的,可全面薄薄地刮去一层衰老菌皮;对菌皮虽然较厚,但较新鲜的,可用小刀或粗铁...
发布时间:2012-11-03 13:25
,可达到保鲜的效果。 1.氯化钠(即食盐)保鲜&bsp; 将新采的平菇、凤尾菇等经整理后浸入0.6%的盐水中约10分钟,沥干装入塑料袋内贮藏,能保鲜5—8天。 2.米汤膜保鲜&bsp; 用做米饭时的稀汤,加入1%纯...
发布时间:2012-11-03 13:16
菌生产的经济效益。选购食用菌良种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看准市场选品种。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年份食用菌价格均有差别。菇农选种不能墨守陈规,要随机应变,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选择价格好...
发布时间:2012-11-03 11:44
发布时间:2012-11-02 14:06
但菇肉厚、品质好。广大菇农要抓住春节期间市场需求量大、冬菇畅销价高的好时机,果断采取措施,争取多出菇,出好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具体管理措施: 提高菇床温度,创造出菇条件 冬季寒冷,只能靠...
发布时间:2012-11-01 14:00
易出现以下几种畸形菇: 粗柄菇 原基发生后,菌盖分化和发育速度不正常,表现为菌盖小,菌柄长,且柄粗质硬,商品价值较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闷闭式保温防寒措施,导致菇棚(室)供氧不足,菇体内养...
发布时间:2012-11-01 13:50
层易干,覆土栽培效果好。 &bsp;&bsp;&bsp; 菇房选择 选用废弃或暂时不用的房屋做菇房,并设置取暖和通风设备。室内设置床架,层间距60厘米,最下层架距地面20~30厘米。室内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
发布时间:2012-10-31 14:36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每667 m2产20000kg,纯收入可达3.57万元。&bsp; 种植平菇的技术要点是:&bsp; 一、巧建日光温室。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水源方便的地方建东西长25m,南北宽7m的温室。温室为...
发布时间:2012-10-31 14:32
差,菌丝衰老无力等不良现象,从而延迟出菇时间,降低菇体产量,甚至不出菇。若将料面刮去一层,可以较好地解决板结问题,有很好的增产效果。&bsp; 料面去皮的方法 对板结严重、菌皮过厚的料面,可全面...
发布时间:2012-10-31 13:33
长,当菌丝长度在4~5厘米时,从种块开始菌丝逐渐稀疏,尖端菌丝较为浓密、浓白并继续发展,后边的随之淡化、稀疏,最后整个菌袋表面呈略灰白甚至无菌丝状。播种后40天,菌袋呈灰白色,没有正常的洁白,看不...
发布时间:2012-10-31 11:36
发布时间:2012-10-30 14:38
发布时间:2012-10-30 14:28
,喷水才养菇”的认识。有的农民从上料开始就隔三差五地喷水,结果造成场地湿度过高,致使杂菌滋生,影响发菌。即便到了出菇期,用水也要根据情况而定。 由于初春雨水偏少,场所内较干燥,地面用水要用足...
发布时间:2012-10-30 14:14
栽培。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向立体化发展,提高日光温室利用率增加其效益,减少杂菌污染提高产量和质量,提倡适应周年生产的熟料栽培。 采用熟料栽培的方法是:按比例称取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
发布时间:2012-10-30 13:49
培为主,但熟料栽培费时费力,增加成本。近年来,驻马店市农科院食用菌课题组从菌种选择、栽培季节、菌种制作、发酵料配方、发酵技术、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一系列试验,总结出一套...
发布时间:2012-10-30 11:19
未经彻底消毒的培养料上,酸性及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容易孳生绿霉菌。其孢子在空中传播快,繁衍迅速,处理不及时,将损失惨重。一旦发生绿霉菌,可采用以下方法及时进行防治处理:降低菇房温度和湿度,加大通风...
发布时间:2012-10-29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