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提高效益,近年来,魏县、广平县试验示范了一棚三茬食用菌栽培模式,取得成功,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不仅如此,这种模式能够资源再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具有良好...
发布时间:2013-02-27 16:32
中央下凹,边缘稍有下内卷、但尚未弹射孢子时,即可及时采收,此时大约八成熟。如生产批量较大时,可掌握七分熟时采收。采收的子实体应随即切除基部所带基料等杂物,码放整齐以防菌盖破碎,并及时送往保温库...
发布时间:2013-01-14 17:05
、适宜的温度、温差以及通风、光照等条件有着很大的关联。 袋栽香菇形成花菇并非某一品种固有遗传特性所致,而主要是由环境条件影响形成。但不同品种在同一栽培环境形成花菇易与不易,速度快与慢,及成花...
发布时间:2013-01-11 16:53
及中温偏低,避免选用高温型及低温型;菌龄方面选择早中熟品种(60~90天);需要提高花菇比例的要选菇肉厚、紧实度高的品种;对于新种户应以边转色边出菇的品种为主,可以减少因管理技术掌握不够而影响产量...
发布时间:2013-01-11 16:51
这段时间内的管理。菌袋培养期通常称为发菌期,可在室内(温室)、阴棚里发菌,发菌地点要干净、无污染源,要远离猪场、鸡场、垃圾场等杂菌滋生地,要干燥、通风、遮光等。进袋发菌前要消毒杀菌、灭虫,地面撒...
发布时间:2013-01-10 16:17
绝产。据统计,在食用菌新产区,由于病菌的危害.可造成10%~18%的产量损失,而在一些老产区,则高达50%~5%.严重的甚至造成绝产。所以,如何防治食用菌的各种病害,是保证食用菌栽培高产稳产的一项很重...
发布时间:2013-01-09 15:27
4%发酵腐熟的畜禽粪。 2.酸碱适中。配料时加入的石灰量要达到5%,每采完一茬菇后要喷1%的石灰水或4%的草木灰水,提高pH值。 3.通风透气。在播种后的4天内,每天上午10点左右通风半小时,随着菌丝量...
发布时间:2013-01-08 16:28
害种类而异。在消毒程序上应抓住以下4个方面: 一、消毒时间:应在播种或定植前7至10天。每立方米用硫磺4克、锯末8克混匀,放在容器内燃烧,时间宜在晚上7时左右进行,熏烟密闭24小时。也可以按每立方米...
发布时间:2013-01-07 16:59
床覆土15天左右,有2/3菌丝长出土表,即可进行喷水催菇,进入出菇管理阶段,此期要注意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bsp;&bsp;&bsp; 1.菌丝徒长(冒菌丝)。症状表现为菌丝布满土表不能及时倒伏。发病原因:菌种培...
发布时间:2012-12-28 16:56
菇蚊、平菇眼菌蚊、蘑菇眼菌蚊、粪蝇、蚤蝇、果蝇等成虫近料产卵,成虫及卵并不能直接产生为害。这些害虫的成虫极具趋光性和趋味(菇香味、料香味、腐味)性,菇棚闭光处理时,发生概率较低,虫口密度大为下降...
发布时间:2012-12-25 15:37
子实体丛生,菌柄短,菌肉厚,韧性好,耐贮运。菌丝生长温度8-35℃,最适温度25-28℃,子实体生长温度8-25℃,最适温度13-20℃,子实体在8℃以下,菌盖长出菌刺状物,影响产品质量,生育周期120天。可以填补...
发布时间:2012-12-25 11:37
市场供应期短。江苏省沭阳县的科技人员通过近二年的探索,将草菇生产期两头延长半年,取得了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bsp;&bsp;&bsp;&bsp;时间安排与生产方式 &bsp;&bsp;&bsp;&bsp;...
发布时间:2012-12-24 16:57
躲避到了菇棚的角角落落,准备着来年的繁衍和盛行。为了2012年我县秀珍菇生产再创辉煌,笔者提醒秀珍菇生产基地老板、菇农,要充分利用冬季低温的有利条件,降低菇棚内的虫害数量,具体措施如下: 1、...
发布时间:2012-12-24 14:50
绝产。据统计,在食用菌新产区,由于病菌的危害.可造成10%~18%的产量损失,而在一些老产区,则高达50%~5%.严重的甚至造成绝产。所以,如何防治食用菌的各种病害,是保证食用菌栽培高产稳产的一项很重...
发布时间:2012-12-21 15:25
菇房,应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房边有堆料场地的地方。竹木结构的菇棚,棚架要牢固,棚周墙体和棚顶要用厚膜覆盖,并挂盖草帘和遮阳网。棚的大小由栽培规模而定,一般以每棚栽培110~330m2的蘑菇为宜。 &bsp...
发布时间:2012-12-21 15:22
体空间得不到合理利用等原因,影响了冬暖式大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而食用菌冬季生产则需要增温保湿,单纯养殖成本高。为此,我们根据绿色植物与菌类异养生长的规律及特点,总结出了黄瓜与食用菌立体栽培...
发布时间:2012-12-21 14:48
发布时间:2012-12-19 14:15
菇农为了防治虫害而使用大量化学药物,从而使得蘑菇产品大量残留药物,既给消费者的健康埋下了隐患,也自堵了蘑菇产品进入市场尤其是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 &bsp;&bsp;&bsp; &bsp;&bsp;&bsp; 那么,该如何...
发布时间:2012-12-19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