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病这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4毫米,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 防治方法最重要的是控制好适宜的温度和湿...
发布时间:2013-04-18 16:06
食用菌的栽培出现病虫害则就无法拯救了,所以提前预防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也就成了一大要点,以下四点时食用菌病害的最佳防治方法。 1.切断病虫害传播途径。食用菌栽培中病虫害的来源途径有三条:一是菌种...
发布时间:2013-04-18 10:44
1. 提前栽培草菇的首要条件是要具有一定保温、保湿效果的菇房。目前,菇房一般有蔬菜管棚搭建、泡沫板搭建和砖瓦式改建三种形式。 2. 草菇提前栽培宜选用低温型品种:选用低温型品种,将菇房温度控制在26...
发布时间:2013-03-13 16:21
袋栽香菇筒表面,不断长出浓密白色绒毛状菌丝,有的长后倒伏,倒伏了又长,菌皮逐渐变厚,有的甚至不倒伏,转色不能进行,这就是菌丝徒长现象。 1.菌丝徒长的危害.①消耗浪费养分.②菌皮层层加厚,使...
发布时间:2013-03-11 15:53
夏季栽培高温平菇,出菇后有时会出现大批小菇死亡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应及早采取措施预防。 温度过高 平菇原基形成后遇30℃以上持续高温,菌盖会逐渐萎蔫。出菇期间气温过高,可用井水喷洒菇室...
发布时间:2013-03-08 11:12
严格控制棚内温度出菇时,棚内白天气温应控制在20℃~30℃,夜间在10℃以上。阴天采光不足棚温较低时,要在夜晚适当用电灯增光增温,每隔6米安装一只100瓦灯泡。由于双孢菇栽培在地上,主要受地温影响,因此...
发布时间:2013-02-27 16:54
4%发酵腐熟的畜禽粪。 2.酸碱适中。配料时加入的石灰量要达到5%,每采完一茬菇后要喷1%的石灰水或4%的草木灰水,提高pH值。 3.通风透气。在播种后的4天内,每天上午10点左右通风半小时,随着菌丝量...
发布时间:2013-01-08 16:28
围为5℃~20℃,最适生长温度为14℃~16℃。因此,适宜在冬季生产,即在10月至翌年3月进行出菇为宜。 &bsp;&bsp; 2.排袋催菇 &bsp; 金针菇菌丝体长满袋后,要及时移到菇房内进行出菇管理,但也可在菌丝体尚...
发布时间:2013-01-08 16:26
首先要预防害虫发生。治虫要求做到治早、治彻底,防治害虫的措施,要考虑到食用菌生长时间短,产品直接为人所食用的特点,应提倡采用物环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而对于采用化学措施要慎重,要考虑到药效...
发布时间:2013-01-06 16:30
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4毫米,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防治方法:最重要的是控制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菇房洒水时,不可将水直接洒在金针菇子实体上,特别不...
发布时间:2012-12-30 17:03
市场供应期短。江苏省沭阳县的科技人员通过近二年的探索,将草菇生产期两头延长半年,取得了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bsp;&bsp;&bsp;&bsp;时间安排与生产方式 &bsp;&bsp;&bsp;&bsp;...
发布时间:2012-12-24 16:57
菇房四周,造成平菇病虫害泛滥,但该废料则是栽培鸡腿菇的好原料,可用于高产栽培鸡腿菇,从而使平菇废料进一步得到利用。 1.废料处理。将平菇栽培过的废料运至水泥地上,用铁锹等敲打拍碎后建堆发酵,堆...
发布时间:2012-12-24 16:52
菇房,应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房边有堆料场地的地方。竹木结构的菇棚,棚架要牢固,棚周墙体和棚顶要用厚膜覆盖,并挂盖草帘和遮阳网。棚的大小由栽培规模而定,一般以每棚栽培110~330m2的蘑菇为宜。 &bsp...
发布时间:2012-12-21 15:22
房,由空气和害虫传播。当菇房空气不流通,遇高温高湿时发病重。在菇床上形成大量白色菌丝体,感病后,子实体菌柄肿大成泡状,严重时形成畸形菇,变为褐色,或形成菌盖菌柄不分的白色絮状菌球。防治方法:主...
发布时间:2012-12-20 10:24
自然气候的制约,出菇量和生长速度与气温适宜期相比均有所下降。特别是遇到冬旱年份,低温加上低湿,如果管理不当,将导致出现僵菇和畸形菇等现象。 科学用水。当气温低于5℃、相对湿度低于70%时,菌丝...
发布时间:2012-12-18 17:19
量和质量,甚至完全丧失商品价值。这种病害主要是管理不当造成的,少数是由菌种退化、变异、病毒感染所致。 畸形菇主要类型有: 1.高脚菇菌盖小,分化较差,菇柄较长。发生的原因是原基形成及分化期,...
发布时间:2012-12-17 13:04
发布时间:2012-12-14 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