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2-2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价格信号的引导实现供需之间的有效对接是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核心。随着食用菌产业社会化大生产的推进和专业分工的细化,流通作为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在实现食用菌的产销对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高效的流通不仅能降低流通成本、挖掘价格,而且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消费者福利。在社会经济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区域化加速推进的大环境下,我国食用菌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在食用菌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如何减少流通环节的损耗、提高流通效率显然已经成为我国食用菌流通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冷链运输作为一种新型的流通模式,在减少流通损耗、保证产品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我国食用菌冷链体系建设的动力机制
在小农家庭经营的情况下,小生产与大市场如何有效对接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一直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主要的解决方式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批发市场等企业实体或中介组织。事实上,在小农生产规模既定的情况下,通过区域化种植形成生产的外部规模也是一种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有效途径。显然,实现食用菌产业生产的区域化种植必须要有完善、现代的流通方式相配套;与生产集中相伴随的是远距离、大规模的产品运输,对于大部分食用菌鲜品而言,如何实现长距离的保鲜运输是生产能否集中的前提条件,冷链运输便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模式。
冷链运输的核心是食用菌整个流通环节都在一定的低温下运输,主要是保持食用菌的新鲜度和口感、降低水分损耗、防止腐烂变质。冷链运输在降低损耗的同时,显然还会带来高昂的成本,冷藏车的价格一般是普通车价格的2-3倍。为了保证食用菌冷链运输的效果,必须整个流通环节都保持在一定温度下。生产环节需要保证食用菌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零售商统一收购后必须用冷藏车运输到销地或产地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的交易场所也必须要控制在一定的温度之下,建设保温棚或冷库等相应的制冷设施;从产地到销地的运输环节显然也必需要用冷藏车运输;到达销地批发市场后,批发市场的交易场所也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之下,交易完毕后,一部分产品通过超市直接进入零售环节,一部分产品通过社区集贸市场直接进入零售环节,一部分产品通过二级批发市场再进入零售环节,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口感,零售环节以及从批发市场到零售的运输环节也必须在一定的冷藏设施下销售。这样,从产地采摘最终到消费者的餐桌,整个流程都需要在一定的冷藏设施。因此,冷链运输本质是一个体系,只有在每个流通环节都有完备的冷链设施才能真正建设高效的冷链体系,才能有效保障所运食用菌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