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平菇蜜饯生产技术

    发布时间:2013-01-1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平菇组织疏松,质地脆软,极易褐变。加工的关键是减少成品蜜饯的烂损率,保护良好的菇形和色泽。
        工艺流程: 平菇??采摘??菌盖??第一次烫漂??硬化处理??第二次烫漂??
        粗大菌柄??烫漂??冷浸糖??产品入库??包装??烘制??煮糖
        制作方法 1.采摘及处理:采摘要适时、细心,要求菇体充实饱满,基本上不开伞、无机械伤。采后立即放入0.03%焦亚硫酸钠溶液中,迅速运至加工地,及时进行烫漂处理。
        菇丛较大的要将其分开,菌盖肥大的可将其一分为二。此外,菌盖和菌柄在组织质地上差异较大,菌柄粗大的将其单独处理,采用一般烫漂,不硬化处理,延长煮糖时间。
        2.烫漂:平菇生命活动旺盛,极易老化变色,因此采摘后要及时进行烫漂处理。烫漂处理不仅能坏酶活性、抑制组织劣变,而且还是减少烂损、保持成品良好菇形的重要措施之一。平菇组织疏松,气体含量高,质地脆软,采用一次烫漂,如果烫漂度不够,则排气不足,质脆易烂;增加烫漂度,充分排除组织内气体,使得紧密质地,又易造成组织软烂现象。烫漂适度难以掌握,为此,采用二次烫漂。
        第一次烫漂温度95~100℃(沸水),2.5~3分钟;第二次烫漂温度80~85℃(水响),时间5~7分钟。
        菌柄仍采用一次烫漂,95~100℃热烫7~8分钟,捞起放入冷水中迅速冷却。
        3.硬化处理:硬化处理可以减少烂损,保持成品良好的菇形。明矾最有硬化纤维和收敛组织作用,是平菇较理想的硬化剂,但试验中发现,明矾溶解后,其铝离子可与平菇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因此选择石灰作硬化剂。事先要将溶液用盐酸(或硫酸)调至pH值为4左右,或者直接采用CaCl2。CaCl2溶液浓度以0.4~0.5%为宜。硬化后,用水洗去残液,进行第二次烫漂,然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4.冷浸糖:冷浸糖可以使菇体水分初步析出,减少煮糖时烂损。将漂洗干净的菇体沥干,加入40%糖液,冷浸5~6小时。
        5.煮糖:煮糖后起锅时糖液浓度对蜜饯饱满度及保藏性影响较大,试验表明,以70~72%为宜(手持糖量计测定)。
        为了增强蜜饯的防腐能力,煮糖时加入0.05%的苯甲酸钠和适量的柠檬酸。柠檬酸还能改善蜜饯风味,消除鲜菇腥味,增强成品琥珀光泽和透明感,促进蔗糖转化,生成转化糖,抑制蔗糖结晶,增大渗透压,加强成品保藏性。柠檬酸用量为0.8~1%。
        煮制前先将70~80%糖、苯甲酸钠、柠檬酸,适量的水放入锅中煮沸,把冷浸糖后的平菇迅速倒入糖锅内,大火煮沸,然后采用文火,以保持糖液微沸为度。煮至过程中时常添加适量的水,防止焦糊,且始终控制糖液浓度在55%以上。煮制60分钟后(菌柄60~70分钟)。将糖液浓缩至70~72%,即可起锅。煮制时菇体的颜色变化为:灰白→灰黄→浅黄→金黄。
        6.烘制、包装:烘房温度控制在50~55℃,不得超过65℃,烘制4小时左右,其间时常翻动,冷却后进行包装。包装采用双层,先用玻璃纸,菇体较大的单菇包装,较小的2~3个包在一起,然后装入塑料袋密封。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