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肉状菌是食用菌重要病害,大面积发生时,常导致平菇等菌丝发满袋后不出菇,严重时可能导致绝收。
1. 发病症状
侵染菌种时,在未长满的菌种瓶中出现浓密的白色菌丝,菌丝较短,有许多小白点,不形成菌被,易被误认为是菌丝徒长或发生菌丝变异。
拔掉棉塞,会闻到一种漂白粉味道。该菌主要侵染平菇菌袋两端,产生短而密的白色菌丝,之后形成胡桃仁或菜花状的子实体。子实体为浅黄色至奶油色,老熟后呈浅褐色,菌肉致密,压破后有腥臭味。子实体形成后还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掰开受害菌袋会发出刺鼻的漂白粉味。
培养料感染此病,会出现成串、不规则的白色小菇蕾,向四周扩散,并有浓烈的漂白粉味,蘑菇菌丝逐渐消失。在覆土层中与培养料上形成不规则脑状物,表面有不规则的皱褶,极似核桃仁和花椰菜。它的子囊果有时可集成很大一团,直径可达5~10厘米。但很容易分开成许多小块,直径0.5~1.5厘米不等。菌肉疏松质软,捏破后有一股令人厌恶的腥臭味。
2. 发病规律
胡桃肉状菌生活在土壤中,土壤是主要传染源。没有充分发酵的培养料及感染有胡桃肉状菌的食用菌菌种,也是它的传染途径。操作人员的手、工具、昆虫都可以传播此病。旧菇房原有的床架、地面没有彻底地进行消毒就继续使用,也是造成该病流行的原因。
胡桃肉状菌在16~29℃的温度范围内,菌丝生长速度超过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特别是食用菌菌丝能刺激该菌的萌发和生长。在28℃的条件下,经过9~10天就可以形成许多子囊果。该病菌适于在含水量65%~70%的培养料上生长,空气湿度在95%以上时生长最旺盛。酸碱度生长范围在pH值4~10之间,菇房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易发生。受害菇房会连年感染并越来越严重;pH值5~6,胡桃肉状菌多发生在出菇后期,在高温高湿、培养料偏酸性、菇房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易发生,受害菇房会连年感染并越来越严重。
3. 防治方法
胡桃肉状菌有较强的耐热和抗药能力,又是土壤中的一种常见菌,发生危害时,它和食用菌菌丝混杂在培养料中,只能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① 不要在发生过胡桃肉状菌的疫区或菇棚选种菇,接种前,对菌种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污染菌种予以销毁。菌种使用前,菌种瓶或种袋可在浓度为0.1%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中浸泡片刻。
② 出菇结束后,将菇棚清理干净,对菇棚地面、墙壁、棚顶及棚外周围喷洒专用药剂(针对老菇房杂菌、重茬消毒)。夏季选晴天掀掉棚膜进行日光曝晒。再次栽培平菇时,在菌袋进棚前用消毒粉对菇棚熏蒸消毒。胡桃肉状菌发生严重的菇棚不宜连种,最好2~3年换一次棚址,而且菇棚要合理构建通风孔。患过此病的菇房,要严格消毒,有条件的地方,应淘汰竹木床架。
③ 堆制培养料要防止偏湿,培养料含水量不宜超过65%。配方中添加石灰粉,将pH值提高到9~10时,进行发酵处理。使堆温上升到75左右,保持12小时,70度以上即可杀死胡桃肉状菌的子囊果和孢子。
④ 在选择土壤时,不要选择在上年已发生病害的食用菌废料田中去挖取覆盖泥土,土壤挖取后必须进行消毒。
⑤ 出菇期及时通风换气,保持菇棚空气清新,气温较高时,用遮阳网等设施降温,防止形成高温、高湿、不通气的不良环境。胡桃肉状菌发生后,棚内应立即停止喷水,降低湿度,发病床面撒上一层生石灰粉灭菌调酸,或者取走床面病土粒,覆上高pH值的新土粒。当气温下降到15度以下时再喷水。过一段时间后,还能长菇。如果是袋栽,病袋应移出棚外处理,可喷洒由正规厂家出产的相关药剂,预防棚内再次爆发胡桃肉状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