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液体菌种接种后染杂菌原因剖析

    发布时间:2009-11-0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用液体菌种生产食用菌,同固体菌种相比,除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提高产量外,而且大大降低污染率,但有些用户因不注意相关环节的细节问题,也会造成接种后菌袋污染率上升,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在对菌袋灭菌过程中因温度或时间等问题处理不当,造成灭菌不够彻底,液体菌种接入后,菌丝长至1/3左右时,杂菌由料中间向外生长造成菌丝不再向内生长。

      2、接种环境不达标 接种环境不标准,不卫生而导致接种环境无菌率低,因而在接种过程中杂菌孢子落入菌袋中的数量太多,形成优势而导致染菌。

      3、接种不熟练使用液体菌种初期,封扎袋(口)不熟练,使培养基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或接种枪频频接触菌袋或菌筐的外表面而导致染菌。

      4、液体菌种中营养残留过多 液体菌种正常培养,当达到培养终点时残糖浓度一般在0.5%以下,若因配制培养时浓度太大,或其它原因导致残余营养物质浓度过高,杂菌极易在这样的营养液体上萌发、繁殖,因而易导致染菌。

      5、菌种老化 液体菌种培养好后,不及时接种,放置时间过长造成老化,甚至自溶以后再接种,萌发能力大大降低或不萌发,菌丝不能迅速布满料面或不能布满料面,因而易造成染菌。

      6、培养温度不适宜液体菌种接种后,初期培养温度过低,菌种迟迟不萌发,而杂菌逐渐侵入,着落在液体菌种营养液或培养基上,从而造成污染。

      以上几点为液体菌种使用过程中易忽略的几个问题,生产中只要稍加注意,控制接种后的污染是不成问题的。(高连超,李咏 辽宁省朝阳市食用菌研究所)

     

    编辑:XS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