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的有效管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3-06-2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常规的大棚栽培金针菇,受天气的影响较大,所以可以根据天气与菇体状况来管理金针菇,这样能更好的提高金针菇出菇质量。
根据天气管理:
1、晴朗天气:出菇期应加大菇房空气相对湿度,白天不通风,晚间通风。露菇、壮菇在晚间进行。
2、闷热天气:需加强管理,菇房地面和地膜上洒满水,让其自然蒸发,不在空间喷雾。注意通风,防止闷湿而导致杂菌污染。
3、阴雨天气:减少空间喷雾,露菇、壮菇可全天进行,并较长时间开背风窗通气。此种天气较适合金针菇生长。
4、寒冷天气:气温5℃以下的天气,应防止低温,减少门窗开启次数,并挂好塑料布,以增加室温。出菇期采取增温措施,防止发生变形菇。
细心观察菇体状况,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根据菇体状况管理:
1、早产菇:在菌丝培养阶段,菌丝未长满全瓶,就从棉塞边长出菇来。主要因气温下降、低温刺激所致。防止方法是采取增温防湿措施。
2、流产菇:如果菇出瓶口后,出现成批死亡。主要原因是室温高于20℃所致。防止方法,可采取降温措施,白天关闭门窗,晚上打开通风,地面、床架洒水降温。如室温仍高,则应抢收小菇并进行搔菌处理。避开高温出菇。
3、 畸形菇:气温5℃以下,金针菇发育就不正常,会出现歪头等畸形菇。防止方法是采取保暖措施,提高培养室温度。
4、缺水菇:菇体软且轻度萎缩,菇盖白色无光,表明严重缺水,应在菇体上方大量喷水保湿,使菇体吸水恢复生长。若幼菇菇盖边沿呈白色而中间为蜡黄色,则是空气过于干燥所致,应加大空气湿度,防止开窗通气。若菇盖四周呈蜡黄色而中间呈白点状,则是料中缺水所致,应该及时适当补充料内水分,方法是仍以料表面喷水补湿为主。若菇盖蜡黄发亮,表明不缺水,无需补湿。采用打孔灌水与调节室内温度相结合能够解决这种状况。
5、开伞菇:开伞的原因主要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太低。应关闭门窗,将套袋口扎紧就可抑制菇盖生长。此外,套袋过迟或不适也会产生开伞菇。最大菇盖直径1cm时就应套袋。
6、褐盖菇:为冻害所致。当培养室内温度降至3℃以下,菇盖显棕色;0℃时菇盖呈褐色。只要将室内温度提高到8℃,菇体便可正常生长,菇盖颜色可转浅。
7、针尖菇:主要形成原因是室内或袋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使菌盖得不到发育。采用结膜壮菇措施,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套袋不宜过早,或套口不能扎得过紧,开门窗调节二氧化碳浓度。
8、矮帚菇: 菇体长在8cm以内,既不死亡也不长高。这种菇主要是营养输送受阻的结果,多数为人工操作不慎造成。如采菇时用力猛拔菇体,使瓶内菌丝断裂,而后愈合不好,使营养输送受阻;此外,在搬瓶重新排放时动作太猛,栽培瓶激烈震动而使菌丝体损伤断裂所致。最好将栽培瓶放在盆里运送,并轻接、轻拿、轻放。
9、瓶壁菇:由于料壁严重分离,菇从瓶壁长出,甚至从瓶底长出,形成非商品菇。为防止产生瓶壁菇,应严控装料质量,同时通过打孔灌水使料吸水膨胀,扭转料壁分离现象。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