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双孢菇低温期出菇难的措施
进入冬季以后双孢菇会出现不出菇、难出菇等问题,应从生产的各个环节预防。
品种选用 根据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的气候条件,宜选用As2796双孢菇品种,引进其他品种前应先小范围试验,适宜本地栽培后再大面积推广。另外,引进菌种本身种性退化,制种技术欠缺、操作不规范,菌种多次传代保存,以四级甚至五级菌种作为三级种播种等,均会影响出菇。退化菌种表现为接种后萌发慢、菌丝弱、发菌慢、抗逆性差,迟迟不出菇或出菇少,严重者病害肆虐,导致生产失败。防止菌种退化最好掌握制种技术,直接制种用于生产,无制种条件的需购买正规三级种栽培。
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配方合理才能正常出菇,否则会导致气生菌丝多、病害严重、迟迟不出菇。基本配方:麦草3000公斤、牛粪粉3000公斤、过磷酸钙60公斤、尿素60公斤、石灰粉80公斤、石膏粉80公斤、碳酸钙90公斤、“赛百09”1.5公斤、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44公斤。发展沼气较好的地区可以加入适量沼渣,也可以采用沼液拌料。培养料的发酵处理关系着栽培能否成功,生产上存在培养料发酵不均匀、原料生熟不一、酸化等现象,导致发菌困难、污染严重、出菇难。建议改用二次发酵技术,使培养料发酵均匀一致。习惯采用一次性发酵的,翻堆时按照“内外相换、上下相调”的原则,不要“一边倒”式翻堆,并在进棚前对培养料含水率、pH值等进行检查调整。
防治病虫 病虫潜伏于培养料中,播种后对双孢菇菌丝造成危害,导致出菇困难或不出菇。解决办法:彻底清理菇棚及周围环境卫生;用“百病傻”处理覆土,发菌和出菇阶段每隔3~7天喷施一次;在菇棚通风口和进口处撒施石灰粉,以防害虫爬入。
菇棚管理 棚温过高或过低、含水量过大、渗水、菌丝自溶、盲目用药、菌丝生理不成熟等,均可导致不出菇。温度降至8℃以下时一般不再出菇,采取生火炉等方式加温也无法满足正常出菇时,应进入冬季管理阶段。打开通风孔使棚温继续下降,但要始终保持遮阴条件,不能让直射光进入。不再喷水强通风,使棚内湿度降至60%以下。降湿后覆土很快失水,一般含水率可达20%以下,甚至更低,至春季气温回升后含水率可降至10%左右,土面发白呈松散状。停止用水后喷洒“赛百09”300倍液,以后每隔15天喷一次。喷施5%氯氰菊酯乳油100倍液,杀灭残存害虫,棚外地面解冻后每隔10天喷施一次。撒施灭鼠药,防止老鼠危害菇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安装水温空调,升温至15℃左右,这样就能在冬季源源不断的产出鲜菇供应市场。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