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网架、袋栽)工厂减员增效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3-05-29
来源:河北保定-黄若愚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一般采用塑料袋栽培法,这种工厂化栽培杏鲍菇模式与瓶栽工厂化模式相比较,袋栽法可以降低初期投资规模!然而它的生产效益却不比瓶栽法差,因而被许多投资者采用。但是,目前厂家沿用的工艺技术有着很大的优化空间,这一点却不是每一个厂家都可以意识得到的。下边本文以枝条菌种袋栽工厂的工艺技术流程做一个比较分析,供食用菌工业化厂家参考。
通常的工艺流程:
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枝条)菌种→育菌→出菇→采收、分级→包装、入库。
就上述工艺流程,对比传统工艺、技术 和优化后的工艺、技术,我们可以看到两者在同等产能情况下,所用工时,耗费器材等诸多方面有着巨大的不同。优化后的工艺、技术方案,在同等产能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用工30%左右。其实,优化工艺技术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减员增效,优化工艺、技术对于厂方来说它还有更多的潜在好处,这里不一一细说。下边让我们对现行的工艺技术和优化后的工艺技术做一个解析比较:
1、拌料工艺的技术内容解析对照:
配料→输送→加水、搅拌→出料→装袋机料斗。
——设施、设备(场地、库房、厂房、装载机、输送机、拌料机、水、电、·路系统)。
——生产耗材(柴/汽油、水、电、培养基原料)。
配料→输送→加水、搅拌→出料→装袋机料斗。
——设施、设备(场地、库房、厂房、装载机、输送机、拌料机、水、电、路系统)。
——生产耗材(柴·汽/油、水、电、培养基原料)。
这一环节就工艺论工艺,就设备论设备,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内涵大智慧!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更先生就十分热衷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用“优选法”的数学原则,调整作业路径、杜绝无效动作,减少无功消耗,优化设备产能、提高人机效率,因此使企业广为受益!所以,你完全可能依据自己现有的场地布局和设备特点,按照“沏茶”理论调整作业方法,实现更进一步的减损、降耗、增效。
2、装袋工艺的技术内容解析对照:
套袋→装袋→料袋装菌筐→料袋植入接种棒→料袋套口环→翻转料袋口→盖口环过滤盖→菌筐上架→灭菌。
——设施、设备(厂房、装袋机、作业流水线、灭菌小车、接种棒、口环、口环盖、滤棉、菌筐)。
——生产耗材(水、电、菌袋)。
套袋→装袋→料袋装筐→料袋窝口植入接种棒→ 菌筐上车→灭菌。
——设施、设备(厂房、装袋机、窝口机、传输系统、灭菌车、接种棒、菌筐)。
——生产耗材(水、电、菌袋)。
这个环节的工艺技术相对有较大的改变,它不仅减除了不必要的生产资料使用,而且是减员增效的关键安排、重点部分。它为而后的机具搔菌;减少或避免疏蕾;定点出菇;简化出菇管理等一系列作业的便利奠定了基础。
3、灭菌工艺的技术内容解析对照:
料袋送进灭菌柜→关闭灭菌柜舱门→送汽→排冷→升压→灭菌→压力回零→打开舱门→灭菌小车出舱→料袋转送冷却间。
——设施、设备(锅炉、灭菌柜、菌筐、口环、口环盖、滤棉、灭菌车、冷却车间)。
——生产耗材(水、电、燃料)。
料袋送进灭菌柜→关闭灭菌柜舱门→送汽→排冷→升压→灭菌→压力回零→打开仓门→灭菌小车出舱→送入冷却车间。
——设施、设备(锅炉、灭菌柜、菌框、灭菌车、冷却车间)。
——生产耗材(水、电、燃料)
这个环节就工艺技术上讲没有改变,但是,是否注意到设备跑、冒、滴、漏的浪费和违规操作导致的灭菌不彻底、漲包等,也会直接涉及到更大的效益!
冷却看似简单,实则是个技术活!他需要从业者具备一定的悟性,注意不同时节,不同气象,把握适宜的冷却速度,确保不出问题。一旦出了问题要准确的找出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4、接种工艺的技术内容解析对照:
料袋菌筐输入接种车间→打开料袋过滤盖→摘除接种棒→植入菌种→盖回过滤盖→输出接种室→菌筐装货架车→送入培养室。
——设施、设备(无菌车间、菌筐、口环、口环盖、滤棉、无菌接种作业线、人员防护装备、接种工具)。
——生产耗材(电、菌种)。
料袋菌筐输入接种车间→摘除接种棒→植入菌种→输出接种室→装货架车→送入培养室。
——设施、设备(无菌车间、无菌接种作业线、人员防护装备、接种工具)。
——生产耗材(电、菌种)。
由于装袋工艺技术2—的优化方案,放弃了菌袋口环、滤棉菌盖的使用,使得接种工艺4—的技术动作得到简化,因而污染概率相应降低,工作效率相应的得到提高。
5、育菌工艺的技术内容解析对照:
查看菌丝长势→发现污染及时处理。
——设施、设备(育菌车间、气候调控系统、菌筐、口环、口环盖、滤棉、培养货架)。
——生产耗材(电)。
查看菌丝长势→发现污染及时处理→搔菌。
——设施、设备(育菌车间、气候调控系统、菌筐、培养货架、搔菌设备)。
——生产耗材(电)。
由于装袋工艺技术2—的优化而改变了菌袋的形态结构,使得管理人员对菌袋长势状态的巡查更直观、更方便,对污染的处理更便利。搔菌于转库时在作业线上流水完成,这样不仅提高了出菇的一致性,而且搔菌作业不产生垃圾污物,杜绝了营养菌体的无效损耗,有利于增产增收。
6、出菇工艺的技术内容解析对照:
菌袋转入出菇车间→摘除滤菌盖→去除菌袋口环→搔菌→清除搔菌产生的菌皮残渣→疏蕾→清除疏蕾产生的污物→育菇管理→分类采收→送入加工包装车间。
——设施、设备(育菌车间、气候调控系统、菌筐、口环、口环盖、滤棉、育菇网架、采菇容器、采菇工具、运输小车)。
——生产耗材(电)。
菌袋转入出菇车间→育菇管理→分级采收→送入加工包装车间。
——设施、设备(育菌车间、气候调控系统、菌筐、育菇网架、运输小车、采菇工具、装菇容器)。
——生产耗材(电)。
两相对比可以看到,杏鲍菇工厂化出菇管理阶段的工艺技术也可以有很大的不同,优化后的工艺技术不仅简化了作业程序,精简了作业内容,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技术难度,提高了劳动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培养对象每一个生理时期发育程度的一致性,这对于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意义重大!
7、分级包装:
目前大多数厂家的分级包装工作不可能达到自动化流水线水平,所以它依然是个劳动密集型的工作环节。因此,统筹规划岗位,作业流水有序,职责明确可查,分工合作密切,就尤为重要。这也是个“沏茶”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做到合理科学也并不容易。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企业管理是科学;工艺流程是科学;技术、方法、诀窍更是个直观可见,立竿见影的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人们的探索也会永不停步!摒弃行业的故步自封,夜郎自大,不断用新的科学技术给自己的企业加油,你才会永续发展!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